松滋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卢家国
松滋市综治办副主任 周龙
2011年以来,松滋市“六五”普法工作以提高法律法治的普及率、深化率和广大干群的法律素养为总目标,做到责任制分解、项目化推进、路线图管理,确保了“六五”普法工作落地开花结果。“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参与率达到96%,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参与率达到100%。2011年获评全国首批“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2014年获评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全市有60%以上的单位先后获评中、省、市普法先进单位,其中刘家场镇三堰淌村、南海镇牛食坡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松滋市“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一、组织保障高等级。松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把“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来推进,形成了市委统一领导、政府统一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全社会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协调解决“六五”普法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市人大、市政协坚持每年视察一次“六五”普法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把“六五”普法工作纳入1+6综合绩效考评范畴,严格执行综治一票否决。建立了“六五”普法经费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工作机制。我市以市委市政府的文件下发了《松滋市2011—2015年法治建设暨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划》。16个乡镇、93个市直部门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解决了有人抓、怎么抓、抓什么的问题。
二、“法律七进”下深水。松滋市把中央要求的“法律六进”作为规定动作,把“法律进宗教场所”作为自选动作,将“法律六进”拓展为“法律七进”,结合市情形成县域特色品牌, 有效提升了城乡法治普及率。如,坚持普法从娃娃抓起,把法律进学校作为源头工程来抓,形成了“三个五和一个创建”格局,即普法内容突出五部法律、阵地建设落实“五个一”、工作载体做到“五进课堂”和优秀法治学校创建。在“法律进村”方面首创了“十到五争”(学法资料发放到农家、法律热线通到农家、法律法规讲到农家、普法阵地建到农家、法律培训办到农家、矛盾纠纷调到农家、法律援助帮到农家、守法考核评到农家、涉农政策传到农家、民主法治兴到农家;争做法律明白人,争得守法光荣户,争当懂法好公仆,争建五无好村组,争创民主法治村)模式,2013年荆州基层法治建设现场会进行推介,助推了广大农村实现“无盗无抢无毒无闹无邪教”目标。在法律进机关单位方面,形成了政府律师顾问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旁听庭审、行政首长到庭应诉等一批在全省有影响、有位次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法律进社区”方面,突出居民自治、创新宣传形式、设立法治中心户,让普法活动由繁变简、由深变浅、由生变熟。在“法律进宗教场所”方面,采取驻“两民警一律师”、统一建阵地、定制度,定期查验的办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对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行为引导、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促进了宗教活动场所的规范化、法治化。
三、特殊人群重点抓。松滋市针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吸毒人员、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等12类4万多特殊人群普遍法律意识淡薄、重新犯罪易发高发的特点,在全省建成首家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中心,整合司法、公安、民政、人社、卫生等部门力量,把这一类最需要普法的群体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分类施策普法,让特殊人群“只进一个门、享受多种服务”。同时,充分利用城乡网格员的职能,形成特殊人群法律宣传服务网。年均向特殊人群宣传政策法律2.3万人次,派发政策宣传单4万份。政法干警沉到网格,与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结对子328对,并对全市785 名“两类”人员上门走访宣讲法律,让特殊人群尽早回归社会。
四、法治宣教全方位。松滋市采取传统办法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办法,全方位做好普法宣传工作。传统模式即构筑法治“大讲台”全方位宣讲、搭建“大舞台”多形式熏陶、夯实“大网格”零距离教育。全市2435个网格做到“五个一”即每个网格配备一名法制宣传员,一套学法用法制度,一个学法普法阵地,一套法律书籍,一月一次法治宣传。5年来,先后邀请12名国内法学专家为市委中心组作“六五”普法的专题辅导,本市宣讲团举办辅导讲座1410场;全市建立法制辅导站16个,成立法制宣讲组272个,开办法制学校272所,设立学法中心户5000户,培训法律明白人11.5万人。在现代科技领域,采取互联网+“电视专题、广播专栏、网站专评、报刊专版、微信微博专报”五位一体宣传手段,让法律法治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在全面总结“六五”普法经验基础上的四点启示:
一是普法要与法治创建相结合突出多元化。松滋市采取“五个抓住不放手”的办法多元深化法治创建。第一,抓住德治文明不放手。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努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第二,抓住关键少数不放手。要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年度述法、任前考试等一系列制度,教育、规范领导干部、公务员带头学法、懂法、尊法、用法、守法,引领崇尚法治、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第三,抓住依法行政不放手。要深化法治政府创建,拿出权力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列出负面清单,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理出责任清单,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如我市政府瘦身、事权下放,精简机构11个,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0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59项。第四,抓住公正司法不放手。通过改革管理监督,倒逼有执法主体资格的政府部门、政法机关公正严格执法,避免执法违法、徇私枉法,不作为、乱作为。第五,抓住全民守法不放手。按照“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力主维权与维稳相结合,把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处理矛盾和不稳定问题作为基本方式,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让群众感觉到法在身边、公平正义在身边,不能让“三堵五闹”成为群众维权的主模式。
二是普法要与平安创建相结合突出立体化。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和案件事故高发期的大环境下,必须把普法作为源头治理的重中之重与平安创建有机结合,逐步实现“发案少、秩序好、一感两度逐年提升”的目标。近三年 “一感两度”测评中,松滋市在全省103个县市区三项指数进入前十,主要得益于深入推进以“一改两网三警三站”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有效深化了普法工作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推进“一改”,在全省推进农村交通管理属地化改革;织密“两网”,构建打击违法犯罪的天网、推进城乡统筹网格化全覆盖,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小政府”;把“三警三站”(街面、边界、片区警务,园区、湖区、景区警务站)建在群众身边,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宣传的影响力。通过普法就地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做到“三个不出和一个不上交”。据统计,依托16个乡镇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和在公安交警、卫计、劳动人社、消费者权益保障等部门设立第三方调解组织,近5年联动联调各类矛盾纠纷5436件,调解成功率达97%;预防民转刑案件50起;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60起。
三是普法要与社会治理相结合突出社会化。五年来,松滋市坚持做到五个延伸:平安法治建设向出租车延伸,物发展平安法治流动信息员150人;向环卫工人延伸,发展街面治安巡防员520人;向小区物业延伸,发展治安协管员200人;向小区楼栋延伸,推选楼栋长发展矛盾纠纷调解员680人。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切实做到普法重心下移、社会治理关口前移,有效提升群众参与平安法治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此同时,依托“法律六进”提升基层细胞依法治理水平。积极推进乡镇、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今年10月底实现273个村居律师进村居全覆盖。
四是普法要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突出前沿化。要紧密结合实际开展行之有效的“法律进企业”活动,把普法工作做到工业园区、重大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一线,实现普法这个软实力在经济发展中的硬支撑作用。在松滋临港工业园、城东工业园、刘家场工业园、白云边生态科技产业园,我市组织专业律师为企业开办义务“法律诊所”,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增添法治新引擎。目前全市144家规模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2014年对诚丰科技依法破产,并招来全国500强新都化工嘉施利肥业对资产重组。为了解决“白云边”商标侵权之争,政府法律顾问团及时入驻白云边,提出请求司法认定“白云边”为中国驰名商标思路,在荆州市史无前例、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情况下,克服诸多困难为白云边抱回了“金娃娃”,实现了松滋乃至荆州“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在助力白云边腾飞的同时也彰显了法律在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中的巨大作用。
下一步,我市将在认真总结“六五”普法的经验基础上,及早谋划“七五”普法,在“法治信仰、关键少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色、松滋特点的法治建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