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山树木葱茏,巴河水清澈秀美。位于这山水之间的黄州区陈策楼镇,路网纵横,田园秀丽。
虽已入秋,陈策楼镇一处处产业基地生机勃勃,一个个村庄干净整洁,一栋栋房屋绿树环绕,一座座小楼错落有致,一面面文化墙浸润新风,呈现出一幅村净、景美、业旺、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
近年来,黄州区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不断提高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比重,引导发展旅游业、农产品加工、生态产业、村集体经济,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助力脱贫攻坚。2019年,黄州区成功“摘帽”。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黄州区继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优化资金使用,强化资金监管,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助力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
把脱贫攻坚工作当作首要工作来抓
真金白银备足“弹药”
千年黄州,文化底蕴深厚,老百姓坐拥绿水青山,却端着“穷饭碗”。而如今,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特色种植如雨后春笋,乡亲们终于吃上“绿色饭”。
“扶贫工作队帮助我们宣传,通过老客户‘带货’、线上售苗,物流专车运输,已有将近5万株富贵柑、脐橙、柚子、黄桃等高端苗木销售到江西、湖南等省。”中秋时节,黄冈市伟灿苗木有限公司冯伟看着一捆捆已起田的苗木,高兴地说。
借着扶贫政策的东风,张家铺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通过物流配送,实现“土货变网货”,脐橙、杂柑、爱媛等品种的苗木100多万株销售到省内黄石、宜昌、孝感等地。
近几年来,黄州区财政局党组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当作首要工作来抓,强化责任落实,局党组书记、局长挂帅抓,分管副局长牵头抓,局农业股全面协调抓,职能股室及乡镇办财政所具体抓,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办公会议,讨论研究扶贫工作。
打赢脱贫攻坚战,资金是“子弹”。黄州区财政局多方筹措资金,备足“弹药”,助力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近年来,黄州区财政局调整优化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结构,进一步提高统筹整合资金用于产业比例,夯实贫困地区产业基础;探索通过直接奖补、合作经营带动和资产租赁等方式,完善到户增收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稳定贫困户收益。
黄州区财政局及时拨付资金,并配合黄州区委、区政府谋划“一园两带”+“四好农村路”布局,规划侧重涵盖贫困村,产业类型侧重劳动密集型、简单劳动型和土地流转型项目。
“一园两带”共涉及贫困对象2349户5981人。其中“一园”的叶路洲生态农业园涵盖了9个村(含3个重点贫困村),已入驻“雅淡、福耕、地之蓝、叶路天香”4家大型农业企业,流转土地近万亩,洲内9个村的村民获得“流转金”和“薪金”收入,户年均增收15000多元。
“两带”江北公路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带和城东公路绿色生态示范带,涵盖3个乡镇最偏僻的18个村(含4个重点贫困村),进驻有“春阳蔬菜、百蔬源、常志森、金葡萄、嘉裕葡萄、绿禾雅”6家新型市场主体,流转土地近3000亩,带动园内及周边贫困对象150余户,户年均增收近10000元。
以“一园两带”为核心,以路兴产的主线,按照“公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转”的原则,依托畅通、便捷、完善的交通网,全面实施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特色产业连片开花,推动一大批基地做大做强,一个个生态农业园蓬勃发展,形成区域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实现了“建成一条公路,形成一片景观、推动一方产业发展、带动一地群众致富”的目标。
2019年,黄州区成功摘掉贫困帽。根据区委统一部署,黄州区财政局局又抽调精兵强将分别进驻陈策楼镇张家铺村、王家岗村、路口镇路口村、陶店乡砂子岗村和禹王望月堤社区,每周保持五天四夜工作时间,充分结合支部主题党日和扶贫日活动,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开展环境整治、政策宣传、送温暖等活动。
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全方位兜住贫困户稳稳的幸福
在黄州区陶店乡黄泥潭村李中义家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张帮扶卡,上面明明白白写着“驻村干部、帮扶政策享受情况”等信息。精准识别后,身患疾病、家徒四壁、还需供养一双儿女读书的李义中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年年底,在扶贫危房改造政策扶持下,加上务工积蓄,李义中终于盖起了两层楼的小洋房,这一年,一家四口在敞亮的新房里度过开心的新年,圆了他多年“住大房子”的愿望。
像李义中一样,黄州区对6954户危房进行全面改造,一座座现代化的小楼房拔地而起,帮助贫困群众圆了安居梦、小康梦。黄州区财政局把扶贫资金用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全方位兜起贫困户稳稳的幸福。
——看教育扶贫。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家庭庭子弟教育扶贫政策应享尽享。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228人,2019年发放春季“雨露计划”284人42.6万元,秋季“雨露计划”288人43.2万元。2020年发放春季“雨露计划”346人51.9万元。
——看健康扶贫,大力实行“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位一体的健康扶贫模式,落实“先诊疗后付费”的住院方式和“一窗口、一票据”的“一站式”结算方式。黄州区98个行政村卫生室都达到了“四化”标准,实现了“六统一、两独立”的管理。“十三五”以来,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治疗29339人次,发生总费用19711.08万元,报销17464.88万元,报销比例88.6%。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大病及慢性病县域内门诊15478人次,总费用676.49万元,报销551.28万元,报销比例81.5%。
——看安居扶贫,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全区“四类对象”(含6954户精准扶贫对象)房屋进行全鉴定,对符合条件的危房危房进行全改造,全力落实136户易迁入住户的后续帮扶措施。
——看安全饮水。截至目前全区已投入资金1.5亿元,实施了108个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受益人口达23.5万人,全区农村群众已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而且实现了城乡供水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管理、同服务。
——看综合兜底保障。“十三五”以来,黄州区财政局共发放低保4739.51万元,五保5450.95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316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5.428万元,全区2502名“三留守”人员关爱实现了全覆盖。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黄州区财政局推动消费扶贫解决滞销农产品难卖,优选扶贫产品供应商认定7家重点扶贫产品供应商12个扶贫产品,疫情以来共销售12个扶贫产品1337万元。通过开展直播带货,各级党政干部在线上直播带货,和网红一起推介黄州地标优品,线上累计销售额达66万元。组织了黄州区各相关单位对“扶贫832平台”采购农副产品操作程序进行培训,实现采购金额349.73万元。
让每一分钱在阳光下使用
架起扶贫资金“高压线”
八月,技术研究员邵云峰来到路口镇李家寨村南美白对虾养殖大棚进行巡塘,观察池塘的水质、水温、水色的变化和虾苗的摄食情况。
邵云峰从上海水产研究所回乡,加入到路口镇李家寨村的鹏强土地股份合作社。“最开始是想租种这里的土地自主创业,后来看到合作社的良好前景,就入伙了。”他说。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李家寨村针对农村承包地抛荒、单个经营生产力低下、投入产出率低的问题,自2012年以来,分步流转土地1100余亩。为保障农户和村集体利益,土地流转费达到每亩800元。
李家寨村村委会副主任方友松介绍,截至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1800亩,先后引进通宇、鹏强等市场主体10个,初步建成了杨凌港蔬菜基地、鹏强农业生态园、通宇大学生回乡创业基地等,达到了“老板赚钱、村级增收、农民致富”的多赢。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土地,是农民致富的根子。为了让资金发挥效益,黄州区财政局在保障投入的同时,全面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黄州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黄州区实际情况,区财政局制定《黄州区2020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明确补贴范围、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发放工作流程和保障措施等。
严格执行补贴发放程序。所有补贴资金均按照要求通过“一卡通”系统进行集中统一发放。同时在发放过程中密切关注发放动向,及时更正信息不全、账号错误的农户一卡通信息,确保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
加强补贴资金监管力度。配合区农业农村局对全区耕地种植面积进行核查,确定总补贴面积为123715.9亩。并通过多种方式使耕地地力补贴政策深入人心,落实补贴公开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加强补贴面积核查和资金发放落实,确保补贴政策不走样,农民实惠不缩水。
2020年黄州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共发放1225.55万元,受益农户32626户,截止6月底已全部发放到户。
从上到下,黄州区财政局着力构建“制度+技术”扶贫资金管理模式,架起扶贫资金监管的“高压线”,确保资金安全,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结合区情实际,建立和健全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工作体系、监督考核体系,推动责任、政策、工作落实。
强化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十三五”以来,结合省、市关于对财政扶贫资金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和纪律检查要求,区财政局、扶贫办及时组织力量对全区乡镇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建立资金直达监控系统建设,实现了对财政扶贫资金预算安排、绩效目标、支付环节的全流程、链条式动态监管,成功运行扶贫资金流程追溯、风险监控、绩效监控、汇总分析等功能。
截至目前,黄州区扶贫资金总体分配进度达到100%,扶贫资金接收和分配率均已达到100%,扶贫资金项目绩效总数已填写69个,绩效指标填报比例100%,扶贫资金支出进度为100%以上,超过资金支出序时进度,在全市排名第二。
漫山遍野的桑葚朱、油茶树、猕猴桃;康庄大道交错纵横,分割出连片的农田;座座庭院错落有致,门前绿树掩映……在黄州大地,伴随着精准扶贫的完美收官,一幅幅贫困村旧貌换新颜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开,乡村振兴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乡村振兴路上作出贡献财政力量!”黄州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掷地有声。
(刘文 王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