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公安局推动当地党委政府,构建党政“大闭环”下的县域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一体化“落子”,激活平安建设满盘棋
穿上黄马甲,带好单警装备,“路长”张宏均骑着警用摩托车从家里直奔邻村的飞鸽幼儿园。他的任务是做好幼儿园安保。
几乎和张宏均同步行动的,还有“N员”胡远兴、裴光伏。他俩早早就挨家挨户排查,确保几位易肇事人员都安分在家。
长乐坪派出所副所长董浩宇、百年关村治保主任李从轩则在辖区巡查,驱赶沿途路上的牛、狗等动物,防止伤害上学的儿童。
5月31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简称“五峰县”)长乐坪镇飞鸽幼儿园提前庆祝“儿童节”。当地综治、公安、群众等力量一齐上阵,各尽其责。基层社会治理的众生相围绕这场庆祝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峰,是典型的老、少、山区,全境皆山,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衍生出了警力管辖范围广、交通事故压力大、治安问题管控难等问题。
2021年,湖北省公安厅推动省委出台《关于推进全省“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构建大安全格局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后,五峰县公安局迅速提请县委县政府,将“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建设和“一警三专N员”机制作为县委重点改革事项统筹推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由公安小闭环向党政大闭环拓展。
“对基层社会治理问题,政府必须当好全科医生,不能将压力、责任都推到公安一家身上。要聚焦合力,实施源头治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单一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短暂治标向长效治本转变。”5月31日,五峰县委书记李伦华在湖北公安“枫桥讲堂”上介绍经验。
“情指勤舆”一体化牵引风险隐患防控:
一批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置
一起山林补偿纠纷,历史上通过估算得来的农民持证面积为50907亩;后经过科学测量,实际确认面积仅45038亩,差额5869亩。
由于补偿政策兑现主体单位变换,差额面积补偿金无法落实。村民诉求强烈,产生各类警情,公安机关不堪其扰。
今年3月,经过公安、司法、林业等部门1个多月调查后,五峰县五峰镇政府组织召开400多户村民参加的村民大会,就山林补偿方案“全民票决”,最终确定了解决方案。这起正在升级中的风险隐患得到妥善化解。
“按照‘情指勤舆’一体化党政大闭环要求,派出所无法解决的社会面风险,由镇党委、政府协调近20个部门共同出面处置。”五峰镇党委书记李辉介绍,今年以来,镇党委统筹处置了5起民间借贷和劳务纠纷,化解了8起一年以上的信访积案。
2020年,湖北省公安厅在全国首先推出“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机制。2021年,湖北省委将这一机制上升到各级平安办层面统筹开展。
五峰县作为省级“情指勤舆”一体化示范创建单位,县委县政府发文推动“情指勤舆”一体化向党政大闭环延伸。在多方努力下,全县妥善处置23起风险隐患,全部“处得好”“防得住”。
今年,五峰县公安局“情指勤舆”一体化作战中心查找出存在风险隐患的矛盾纠纷57条。县公安局提请政法委牵头,压实属地责任,采取政法办专班化解、公安局领导包案销号等措施,对矛盾纠纷化解“回头看”。相关纠纷没有恶化成一起“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五峰县“1警3专N员”开展隐患排查
“一警三专N员”一体化打通基层治理“末梢”:
2971个治安小单元凝聚乡村治理合力
“骑摩托车注意安全,头盔一定要戴。”5月31日下午,在五峰县长乐坪镇百年关村村委会门口,胡远兴和路过的村民打招呼。
今年63岁的老胡,自从去年当了村里的“N员”,每天都会在村里转。遇到事,他就会拿出手机,通过“五峰义警”APP上报。
2021年6月,胡远兴在走访时发现,李某家中存放了60多箱灌好气的打火机。他第一时间将信息录入“五峰义警”APP。村治保主任李从轩在接到信息后发现村级无法化解,马上联系公安机关。长乐坪派出所所长谢洋带领相关部门到现场,妥善处理了危险源。
“‘N员’上报的40条信息中,有10条是我们之前没有掌握的,帮助确定了吸毒重点人7人、境外回流人员1人。”驻村辅警金园媛介绍,村里像胡远兴这样的N员有27名,每名“N员”包保10至30户村民,每日上报片区内可疑人员、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是自己和民警的“千里眼”“顺风耳”。
“自从有了‘一警三专N员’,基本上做到了小问题不出村。遇到棘手的事,也能通过上报及时处理。”村支部副书记王春芳说。
2021年以来,按照“党建引领、党政主导、公安主推、基层主抓、社会协同”原则,五峰县推出“一警三专N员”机制,由“一警”组织“三专”带领“N员”,开展信息收集、安全防范宣传、交通劝导、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最大程度形成群防群治大治理格局。
“一警”,指92名社区民警和驻村辅警。“三专”,指254名各村交管路长、治保主任、网格员。“N员”,则由2971名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代表、护林员、保洁员、管水员、乡贤人士担任。每一名“N员”管辖的片区,形成了一个治安小单元。
今年,县财政拨款新招录48名驻村辅警,画上了全县“一警三专N员”全覆盖的最后一笔。五峰县委平安办明确了“一警三专N员”职责任务、考核办法、奖惩措施。
新机制实行以来,“一警三专N员”提供信息3476条,开展安全防范2623次,协助查案35起。
“新机制真正将社会管理的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有效缓解了公安机关警力紧张、管理覆盖面有限等问题,为及时开展矛盾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峰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周永生心里透亮。
五峰县公安局民辅警走访茶农,宣传安全防范知识。
“找堵防”一体化孵化山区交管“组合拳”:
“丢魂路”到安全示范路的悄然转变
千丈岩,351国道五峰县境内有名的险地。这里,山上山下垂直距离超过1000米,下方是百丈深渊,附近公路曾被群众称为“丢魂路”。
“修路过程中就有6人死亡。道路建成后又造成20余人死亡,印象最深的是一天翻落崖下5辆运菜车。”5月31日,在千丈岩驿站,五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长张雷指着深不见底的峡谷,向记者介绍这段挂壁公路惊心动魄的过往。
五峰县近6000公里通车道路中,农村公路占近9成。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是当地的一大“顽疾”。
2021年以来,五峰县公安局按照湖北省公安厅部署,全面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找窟窿、堵窟窿、防透风”专项行动,打出农村交通治理组合拳。
根据公安机关找出的“不放心的路”,全县整改存在隐患的农村公路1574公里、桥梁26座、平交路口186处。一批新建的波形防护栏、防撞墙、反光弹力棒、道路交通标识标牌、照明设备等,成为守护山区群众生命的温情“臂弯”。
五峰县公安局民警对落入深坑群众开展救援
在315国道路口,竖立着“山区道路,无降温水装置的客货车辆禁止通行”警示牌。牌子背后,曾是外籍大货车司机在长下坡路段频繁使用刹车导致刹车失灵,发生20多起交通事故、造成8人死亡的惨剧。
“我们将管理关口前移,在国道入口检查时要求车辆必须安装缓速降温装置才能通行。”交警大队办公室主任鄢泽洲介绍,2021年以来,全县再未发生一起外地货车因刹车制动失灵造成的伤亡交通事故。
“红白喜事”用车是交通管理薄弱环节。在村民办“红白事”期间,交警、驻村辅警上门与参加宴会的人员“约法三章”,提醒不得酒驾、超载、非法载人。“路长”上路管控,从源头防范交通违法发生。
在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改革创新下,五峰山区过去的“丢魂路”正在变成安全路。2021年,五峰县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0%。今年1至4月,全县交通事故同比再降11.1%,交通事故伤人数同比下降42.4%。群众出行安全感显著增强。
(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