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洪还在继续,长江干堤依然是主战场。在小池镇干堤防段,59岁的朱放军与33岁的独生子朱萸不期而遇。他们分属不同的单位,却有着同样的职责与担当,父子俩齐心协力,共守大堤安澜。
朱放军在记录巡堤台账
在部队从军17年后,朱放军于1996年转业至黄梅法院,至今已在该院司法警察岗位上坚守了24年,期间曾参加过1998年、2016年等多次抗洪抢险行动。危难显党性,大灾见担当,作为一名有着38年党龄的老党员,汛情当前,今年已59岁朱放军再次主动请战,奔赴一线。
在小池长江干堤上,朱放军驻守在15号哨棚,负责带领、督导当地村干群众,对长约1000米的责任防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巡堤查险、监测水情。在这里,朱放军见到了20多天未归家的儿子朱萸。朱萸是小池镇防指副指挥长、副镇长,作为15号哨棚的包保干部,自上堤驻守以来,他就一直没有回家。“真没想到,我们父子俩居然能在这里碰面!”父子同棚值守,既是巧合,也是担当。
朱放军在向儿子传授防汛经验
虽然两人在同地驻守,碰面的机会却不多,一个带队巡堤,另一个就负责清理江面垃圾、监测水情,总是忙得停不下来。碰面时,两人谈得最多的也是如何做好防汛工作,“长江水位居高不下,堤身长期高水位浸泡,内侧很可能会渗水,必须不间断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朱放军总是不忘向儿子传授起自己多次参与抗洪抢险工作的经验。
堤坝上烈日炎炎,高温难耐,朱萸脸上晒黑了好几个度,手上及后颈窝早已脱了一层皮。“年轻人就要多吃点苦,这样的历练对你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大堤上,目睹了儿子冲锋在前的劲头,朱放军感触很深,看着独生子这么辛苦,作为父亲的他说不心疼,那是假话,但他总是这样激励儿子。
在防汛一线,这对“父子兵”并肩作战,用行动和汗水诠释着他们共同的初心使命。作为防汛抗洪战场的一面旗帜,他们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舞和带动了更多的党员群众投入到防汛工作中。
(
熊毅 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