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精神,武汉市青山区司法局借力、借势、借资源,全面夯实人民调解工作基层基础,深入推进大调解机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广泛肯定。
借力,搭建大调解组织网络平台
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但因为职能较弱,干部群众对其认知度不高,工作推动较困难。青山区司法局积极主动向区委、区政府汇报人民调解和大调解工作,争取基层党委政府的支持。区委书记、区长、政法委书记等区委常委相继到区司法局调研,了解司法行政工作情况。在今年4月和5月先后促成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推进大调解工作,并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下发《青山区关于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意见》。该文件明确了青山区大调解工作领导机构、大调解组织网络平台、工作运作平台、工作衔接机制及工作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和责任。该文件的出台对全面整合社会资源、集聚各方调解力量、推进行业性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加强工作保障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大调解机制的有效运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借势,构建大调解集控工作平台
新形势给基层维稳工作造成巨大压力,也给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动力。青山区司法局乘维稳大势而上,积极沟通协调,2013年7月1日在最受关注的全区矛盾纠纷集中地——区信访局建立了青山区人民调解中心(即联调中心),构建了全区性大调解集控工作平台。一是精心打造规范化调解场所。联调中心总面积近400平方米,设置了8个调解室和1个标准化大调解庭。联调中心承担对全区社会矛盾纠纷的指挥分流、协调调度、督办指导和管理监督等职能,并直接调解或受委托调解全区性有影响的复杂疑难矛盾纠纷。二是精心打造高效化信息平台。借青山区政法综治网平台,打造青山区人民调解中心二级网络信息工作平台。实现了矛盾纠纷网上研判、网上分流、网上告知、网上数据传送、网上监督和网上情况反馈。三是精心打造大调解工作“三库”,即,法律资料库、调解案例库和调解专家库。通过购买或从网络查找的方式,将调解工作中常见的矛盾纠纷所涉及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性依据收集起来,并分类整理,汇编成册,一方面可提供给调解员学习,另一方面可供当事人查询;多途径收集一些公开审判或调解成功的典型案例,按照纠纷类别进行分类,制作成光盘,通过视频播放和以案说法的方式,为当事人提供纠纷化解的蓝本或示范性依据。调解专家库即人才库。按照行业性专业调解的纠纷类别,选聘法律专家人才、行业专家人才及调解人才,建立人才库,并安排专业人员参与调解工作,确保调解质量。
据统计,自区联调中心成立以来,已接待当事人来访、咨询195件,接待来访人员2670人(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54起,其中重大群体性纠纷、上访闹访案件10多件,为当事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700余万元。
借资源,推动大调解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大调解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各相关部门调解工作网络的健全、调解工作触角的延伸以及调解职能充分发挥。青山区司法局加大工作协调沟通力度,借部门资源之力,加大行业性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力度,夯实人民调解工作基础,推动大调解职能优势作用充分发挥。一方面,借政法综治之力,将社区法务工作室建设纳入街道综治目标考核范畴,推动法务工作室建设。全区法务工作室挂牌率100%,标准化法务工作室建成率80%以上。法务工作室的建成,将有效整合基层维稳力量,促进基层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另一方面,借各相关行政行业主管部门之力,不断推动行业性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分别与交通大队、卫生局、总工会、土地储备中心、房管等部门沟通,先后在交通、医疗、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物业管理等领域指导建立了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目前,该局正进一步与区教育局、区妇联等部门联系,推动建立校园伤害事故、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领域的行业性专业调解委员会。今年,该局还将再借政法综治之力,加大投资力度,打造高标准的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和医疗纠纷调解委员,推动青山区行业性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