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多措并举保需求 救助救治无盲区
2015-07-24 01:32:55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松滋市积极探索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救治工作

    周  龙

    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救治工作列为我市关注民生、创新社会治理的重中之中来抓,有效降低了肇事肇祸风险,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目前,我市已将3368名精神障碍患者分级列为市、乡镇、村居三级服务管理对象,已将78名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列为市级重点管理对象。今年以来,投入160万余元集中收治重性精神障碍患者412人次,其中救治“三无” 重性精神障碍患者12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获得门诊服药补助达到43万余元。已将1748名贫困精神障碍患者列入低保对象,没有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今年以来,没有发生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一般精神障碍患者轻度滋事案件仅发生3起,下降幅度达到80%,营造了平安有序的社会环境。

    一、党政主导,强化救助救治保障

    一是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救治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解决民生问题、深化平安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来推动。市委书记、市长亲自部署、经常过问,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亲力亲为、狠抓落实,其他领导人人有责,协调推动。早在2012年市政府出台《松滋市2012年度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工程实施方案》,同步把此项工作列为2012年度政府十件实事,每年列入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报告。
    二是政策配套。我市先后出台《松滋市创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解决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入出院问题的意见》等10项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文件,积极构建政策和措施跟进救助救治工作的格局,真正让“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接地气、落到实。我市大力推行 “两取消一提高”,即取消报销门槛费和药品目录限制,提高综合报销比例达到100%。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取消起付线,抗精神药物不受限制。低保对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实行零费用。对没有参加医保的对象也采取救治救助政府兜底的办法予以解决。
    三是加大投入。采取“四个一部分”即“财政固定预算一部分,新农合基金、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提取一部分,民政部门列支一部分,社会公益损资一部分”的办法做大做强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基金。年均归集资金700万元,保障了救助救治工作正常开展,保障救助救治领域疑难杂症得到及时解决。

    二、搭建平台,完善救助救治体系

    一是搭建工作协调平台。我市针对精神障碍患者数量多、分布散、流动大、管控难、肇事肇祸率高的现实情况,直面传统管理资源分散、职能分设、政出多门等弊端,在全省成立首家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中心,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等12类人群搭建高质量的工作协调平台。中心由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牵头,综治办副主任兼任中心主任,市卫计局、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等11个部门派驻专人进驻中心开展常态化工作。中心通过建立“日记实、周例会、月督办、季联席、年考评”的工作制度,切实提高工作效能。中心租建200平米的办公场所,设立信息管理、法制宣传、心理咨询、教育矫正、就业指导、临时救助、法律援助、就业安置8个功能区,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竿子到底”,真正让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只进一个门享受多种服务,搭起连心桥,铺就生存路。
    二是搭建服务管理平台。我市在落实部门责任的基础上,固化属地主体责任,16个乡镇设所,由乡镇综治办主任负责;275个村居建站,由党组织书记负责,治调主任具体抓,网格员担任服务员、信息员。我市首创“分级、分类、分色”的“三分”管理模式,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贴身服务。对全市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蓝、黄、红三色。对蓝色对象进行一般服务。对黄色对象进行跟踪服务。对红色对象即重型精神患者进行特别服务,分别按照“五包一”、“六包一”、“七包一”落实包保责任。78名重症患者做到一人一策,确保万无一失。今年洈水镇设计开展“解锁行动”,通过中心协调,全镇2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被“解锁”进入市三医免费治疗一年,一时传为佳话。为了进一步做好包括轻度精神障碍患者在内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我市筹资建立了20个心理咨询室、1个就业培训基地、10个就业安置基地,建立心结有人解、就业有人扶、困难有人帮的服务机制,助其回归社会、融入社区。今年以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62人次,培训特殊对象31人,安置就业16人,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三是搭建信息支撑平台。2012年2月利用现有网格化信息平台,开发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软件模块,建立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库,进行台账式登记,信息化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档案全。全市2435个城乡网格及时采集录入精神障碍患者信息,时时掌握精神障碍患者动态。一旦发现精神障碍患者不良情况即实行动态预警,黄、红对象及时由乡镇和市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中心,市、镇两级第一时间按照预案响应。

    三、齐抓共管,提升救助救治成效

    一是以便民促救治。我市卫计、民政部门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做到“应治尽治”。今年对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治疗做到“先救治、后结算”的办法,全市推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患者住院或门诊的医疗费用,先医保报销,再按救助中心确定的不同对象的不同救助比例给予医疗救助。报销与救助在同一窗口,一次性即时结算。去年底,市三医人满为患,在治疗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采取“打围墙”、“搭板房”的办法收治27人。
    二是以包底促救助。我市各部门采取“四个结合”即医保报销与医疗救助相结合、住院救助与门诊救助相结合、医疗救助与生活救助相结合、医疗保障与生活供养相结合的办法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实行包底救助。据统计,对农村五保对象、低保户、“三无”、异地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和其他困难家庭实行100%救助,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共计支付住院医疗救助金25万余元,救助住院贫困精神障碍患者235人次,其中60人临床治愈,21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支付门诊医疗救助金额12万余元,门诊救助156人次。
    三是以管控促稳定。我市探索出从源头监测、社会面管控、入院救治、出院跟踪一条龙的系统管控办法。市精神卫生中心充分发挥全国精神疾病信息系统的预警、检测作用,组织乡镇、社区有关工作人员筛查76万人,对3368名患者进行了随访。我市公安部门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应控尽控,严防发生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案件,今年6名易肇事肇患精神障碍患者由公安部门控制配合乡镇、村居送往医院治疗。进院以后,卫计部门采取“四个一”即“组建一支技艺精湛的救治队伍,装备一批全省领先的救治设备,优化一套因人制定的救治方案,营造一个温馨如家的治疗环境”的办法确保救治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患者出院即进入网格跟踪服务,将复发率压到最低,从源头上促稳定。
    社会治理创新没有休止符,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永远在路上。我市将进一步积极探索,努力形成一套更体现规律要求、符合时代需要、反映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的救助救治体系,全方位提升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救治水平,确保源头稳定、社会长治久安。(松滋市综治办副主任)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