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龙
11月25日,在为期两天的荆州市政法委系统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上,松滋综治“1234”工作法得到荆州市推介。近年来,松滋市政法综治工作恪守“强基固本、守正出新、久久为功”的理念,大力推进“1234”工作法,即“抓住一个龙头、把握两个源点、用好三个平台、紧扣四项载体”,把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和依法治理落到实处,打造县域政法综治新常态。今年以来,全市政治、治安、社会治理三大领域企稳向好,全省“一感两度”测评指数稳步提升位居全省前列,松滋市两网三警三站工作、特殊人群服务工作、平安创建工作等多项工作成为全省品牌。今年以来,总体呈现出“五降三升”特点,即发案下降、刑事案件下降、行政案件下降、非正常死亡事件下降、矛盾纠纷总量下降,破案上升、打击处理人数上升,一感两度上升。据统计,全市共受理报警8233起,同比下降16.8%;全市共立刑事案件1583起,同比下降8.8%,其中盗窃案件1252起下降12.2%,“两抢”案件下降59.1%;发现受理行政案件3339起,同比下降10.6%;非正常死亡案事件同比下降8.1%;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499起,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1.3%,现行案件破案率达到37.3%,有的乡镇达到98%。全市共刑事拘留285人,逮捕199人,直诉52人,刑拘数、逮捕数同比分别上升24.5%、17.8%;今年6起现行命案实现命案全破,一批大案、难案得到攻破。
一、必须抓住一个龙头
松滋市吧“两谁三自”原则是综治工作活的灵魂,一贯坚持把综治责任制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龙头”来抓。
在党政决策中当参谋。为了把政法综治工作上升为党政“一号”工程,每年坚持把经过深入调研提出“口号式”的政法综治工作思路并积极争取纳入到党政工作报告和人大、政协重要议题,切实做到全市上下一盘棋。如2013年提出“五年三促” (服务发展贡献年、维护稳定巩固年、社会管理创新深化年、基层基础充实年、政法队伍素质提升年,促发展、促稳定、促和谐)、2014年提出“443”工程(“四个提升”:政法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各级干部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提升,群众“一感两度两率”明显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四个明显下降”:发案率明显下降,各类事故明显下降,信访总量明显下降,非正常死伤人数明显下降。“三最”:努力将松滋建设成全省发展环境最优、治安秩序最好、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最高的县市)。这些口号式指南,群众易记、干部好抓,部门意志上升为党政意志,提高工作地位,增加工作权威。同步将各项综治工作指标量化分解到各乡镇、各部门,并据此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乡镇、部门的职责任务, 16个乡镇、101个部门做到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所有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市、镇、村、组、网格五级负责,党员干部人人有责,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市的责任制网络。
在活动开展中抓保障。综治工作事多面广投入大,落实好组织保障、思想保障、装备保障和经费保障是根本前提。我们一贯坚持用工作成效争取领导,特别注重通过开展活动来争取党政各项保障的到位。近三年来,我市围绕荆州市部署的重点综治工作以及我市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精心策划书记、市长每年度分别调研1至2次政法综治工作活动,问题及时汇报提出,保障全方位得到强化。从去年以来,我先后精心策划组织市委书记、市长的五次专题调研活动,多次争取上市委常委会汇报政法综治工作。政法综治系列大事难事得到解决: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新批机构一个、人员选调增编3人(新近3人,其中研究生2人、本科生1人);城乡一体网格化推进所需经费政府兜底一揽子解决,总额超1000万元;天网工程投入超1000万元;每个乡镇统筹解决2个公益岗位用于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所;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年解决优秀乡镇综治办专职主任职级待遇问题。
在奖惩结账中抓执行。“用好指挥棒,定好风向标”。切实抓硬“一票否决”,弹好综治工作四部曲,一季度宣传发动,二季度示范带动,三季度深化推动,四季度结账驱动。我市将综治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年终由市综治委统一考评结账。全市各乡镇、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综治维稳工作实绩全部纳入任期责任目标,与经济发展同考核、同奖惩。近三年一票否决单位6个、黄牌警告单位16个、通报批评单位25个;有15个单位被取消评先资格;有3个单位因出现“一票否决”问题,市委坚决给予主要领导免职、降职处理。今年初,为了激励创新,我主持出台了《关于激励和推动全市社会治理和平安法治建设创新工作的意见》(松综治〔2014〕8号),设立松滋市综治工作和平安法治建设创新成果奖,设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6000元;三等奖3名,奖金3000元。每年底组织评选和表彰奖励一次,对获得创新成果奖的单位颁发证书,对创新项目负责人颁发奖金。对各地各部门申报的创新成果,市综治办将整理汇编成册,供各地各有关部门学习交流。除综治优胜单位评选表彰外,每年坚持评选表彰 “3+20”系列平安创建优秀单位和个人,这些制度设计最大限度调动了各个层面的积极性。
二、把握两个源点
综治工作要上档升级,必须从源头发力,首先队伍建设是根本,其次社会矛盾的源头治理是基础。
一是从队伍建设上增强活力。过硬队伍建设是做好工作的根本和保障。路线方针、机制体制确定以后,综治工作成效关键靠人,“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把综治队伍和政法队伍同等对待,突出教育、管理、监督三大环节,致力提高各级政法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手段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创新社会治理的能力。在综治队伍上,坚持选优配强。乡镇一律由镇长兼任综治委主任,配齐配强了分管综治维稳副书记,副书记兼任综治办主任;市直部门一律由一把手任综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机关的副职领导任综治办主任,确保全市上下形成组织领导一体化、综治力量一体化、工作机制一体化的齐抓共管格局。同时积极向市委推荐综治战线的干部,据统计换届前有6名分管综治工作的乡镇领导获提拔重用。在政法队伍建设上,最大限度调动综治主力军的积极性,在坚持从严治警的基础上落实好从优待警的各项政策。十佳政法单位、十佳政法干警“双十佳”评选表彰活动“三年一评”常态化,开辟政法干警解决职级待遇新途径。通过三年努力,政法各家干警职级比由1:2.5提升至1:2.3以上。公安局50%的派出所升格为副科级单位,交警大队大队长、教导员高配为正科级、5个中队长高配副科级。
二是从源头治理上解决隐患。当前从源头上看矛盾纠纷具有“五最”的特点:最突出的矛盾纠纷是因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安全事故引发的非正常死亡的索赔纠纷;最复杂的矛盾纠纷是因企业改制、破产等引发的涉企纠纷;最难回避的纠纷是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引发的经济建设纠纷;最易忽视的矛盾纠纷是因争房、争地、争市场引发的民间权益纠纷;最应避免的矛盾纠纷是因执法不公、监管不力、履责不当引发的社会管理纠纷。据此,我们在顶层设计上把维稳办和信访局进行整合,推行五个“箩筐”一包到底管理办法,大力推行“法治维稳”。松滋市境内的涉稳事件,事事有人管,不仅分管政法综治工作的领导要管,而且每个领域出现的问题分管这个领域的领导也有责任。对于非正常死亡事件,始终坚持“五个第一时间”的出置办法,注重快报事实、慎报原因,有效控负。在微观落实上,采取大排查大整治大比武的办法深化以解决“小案件”、“小事故”、“小纠纷”、“小隐患”、“小麻烦”、“小需求”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六小工程”建设。在解决办法上,重点推广南海镇人民调解“大比武” “五比五看”(一比重视程度,看经费保障;二比网络健全,看调处格局;三比队伍建设,看业务素质;四比工作实务,看调处实效;五比规范程度,看台帐卷宗质量)经验。10月29日,松滋市南海镇“人民调解大比武”活动,该镇进入决赛的10 名基层调解员依次上场,讲述自己从事基层调解工作的酸甜苦辣。 10名参赛选手中,有年近花甲的“和事佬”,有刚入行的大学生村官,有从商人转行的新调解员,也有扎根基层的老调解员。此次比武冠军为上任仅仅3 年的赵家垸村治调主任唐天元,他凭着“进取心”、“忍耐心”、“关爱心”、“责任心”,将一个争吵打架多、寻衅滋事多、越级上访多的治安“老大难”村变成了全镇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一个个鲜活的调解事例,一颗颗忠于职责的心灵,一次次成功处理的感悟……10 位调解员平实的故事,再现了他们“化干戈为玉帛”的心路历程,彰显了他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的信念与担当,同时也有力提升了基层化解“六小”问题的能力。荆州日报以《守望和谐》为题进行了报道。各地掀起调解大比武热潮,主动发现矛盾、主动调处矛盾、主动化解矛盾在松滋形成习惯,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乡镇、难事不出县市”。今年没有出现一例“三堵五闹”事件。
三、用好三个平台
松滋市综治始终坚持建好用好三大平台,真正解决综治工作有人管事,只有强基固本,才能守正出新。
一是强化乡镇综治平台建设。基层稳,全市安。近几年我们致力于乡镇综治信访维稳平台建设,做到乡镇综治办机构单设、人员专配、经费专列;做到 “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考核落实”,做到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社会矛盾联合调解、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始终坚持党政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调处中心负责、司法部门指导、职能部门参与、社会整体联动。要害是建立“5+X”工作机制:“5”是指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五个单位,派人集中办公;“X”就是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家的孩子谁抱”的原则来化解矛盾纠纷,比如安监、城建、土管、劳动、学校等部门来从根本上应对和处理综治领域的各类矛盾和问题。272个村居形成了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便民服务站、法务前沿工作站、警务室等“五位一体”的综治工作新格局。综治平台建设放大了综治工作优势,各方面力量得到整合,有效提升了平安建设效能。
二是强化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城乡网格统筹发展的思路,我市把城乡一体网格化建设作为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平台来抓。全市16个乡镇划分网格2435个,全部实行数字化处理、无缝隙覆盖,总体形成了“135”格局,即市级一个平台管总、乡镇“三位一体” (网格化服务管理所、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信访中心)、村居“五位一体” ,实现了市、镇、村三级平台对接共管、数据对接共享、服务对接共抓、管理对接共担,据统计,采集录入信息19万户65万人,网上办理各项服务9800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70起,便民服务更加优质高效,党群干群关系更加亲密紧密。一方面,城区网格化侧重解决民生、民利、民需,立足建设居民家门口的政府。将13个社区划分成100个网格。按照“一格一员”的标准配备网格员,网格员待遇及工作费用市级财政全额保障。城区网格化重点整合应急救援、城市管理、信访维稳等指挥平台实行三网合一,将公共安全、社会矛盾、公共服务三道关口前移到网格,牢牢掌握了社会治理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农村网格化侧重服务农民、农业、农村,立足组团式的服务。对全市16个乡镇262个村、居、场划分农村网格2335个。按照“一格一员”配齐网格员、“一站一员”配备网格管理员。以网格为单元,为网格员配备了社管通。3月中旬,全市村(居)网格化平台“六件套”(电脑、社管服务查询机、照相机、高拍仪、扫描一体机、身份证识别仪)配备到位,全市16个乡镇平台、272个村(居)社管网络上下贯通、左右对接、顺畅运行。今年7月8日全省农村网格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以来,我市在城乡统筹网格管理全覆盖的基础上,切实做到基层党建、政务、商务、农务、法务、警务、工务、医务等“八务”工作与网格化对接,打通社会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深化“岗位在村、帮办便民”活动,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
三是强化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历来是社会管理的难点,更是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源头,在对近三年违法犯罪案件的调研中(年均刑事案件约1200起、治安案件约2000起),我们发现特殊人群违法犯罪案件占到很大比例(最高年份达到29.5%、最低20%,吸毒人员为首、闲散青少年次之、刑释解教人员再次),并且呈现出“强化管理则稳、放松管理则乱”的规律。2012年6月开始,对特殊人群改变传统的防控管理思维,逐步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在全省率先成立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中心。由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牵头,将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局等11个部门的服务管理职能纳入到中心对特殊人群实行集约化管理,市综治办副主任兼任主任,各部门派驻专人开展常态化工作。市政府前期投入50万元、后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成了设计新颖、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200平方米办公场所,设立信息管理、法制宣传、心理咨询、教育矫正、就业指导、临时救助、法律援助、就业安置8个功能区,专门接待特殊人群的来访,做到有求必应,有事必帮,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竿子到底”。 在管理办法上,我市立足社管平台,建立特殊人群信息库和管理模块,实行“一平台一系统、分级分类分色”多元化、精细化管理,将触角延伸到基层网格。今年打破时间、管辖、警种界限,收治吸毒人员86人,掀起集中强戒收治行动高潮。累计投入160万余元集中收治重性精神障碍患者412人次,没有发生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一般精神障碍患者轻度滋事案件仅发生3起,下降幅度达到80%。投入150万元在市技校建立职业培训基地,培训特殊人群933人次。为34名刑释解教人员解决户口、就业、住房、低保问题等。如,新江口镇曾超华,35岁,10年前抢劫入狱,去年7月11日刑满释放回家,患有甲亢、腰椎盘突出等疾病,父亲肝癌晚期,母亲双目失明,无房无业无技术。曾超华出狱当天,新江口镇司法所长刘东就给他300元临时救助金,让他买些生活必需品。后来,刘东得知曾超华困难,就想给他申请低保,但是低保不是司法所管的事,要找民政局。在中心的协调下,先后解决了他低保、就业、危房改造一系列问题。过去单纯依靠司法部门来解决收效甚微,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平台在源头治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紧扣四项载体
松滋市一贯紧扣四项载体,做好“加减乘除”、提升“一感两度”。
一是紧扣平安法治创建。以“平安东大门、繁华会客厅和美丽后花园”精心布局“3+20”系列平安创建,做到牵头单位、责任领导、工作标准、完成时限、考评奖惩五个明确,解决过去“九龙治水、终究不治”。今年重点推出平安板块建设,即以平安法治文化长廊为轴心,集聚多个平安创建项目,实现平安创建聚合裂变,形成1+1>2效应,集众安为平安。比如我们在沙道观、八宝区域打造平安法治综合示范区域;在中心城区打造网格化管理服务示范区域;在南海、街河市区域打造平安板块示范区域;在王家桥、斯家场区域打造农村网格管理服务示范区域。我们抓住法治政府和“法律六进”两个端口,采取项目管理的办法驱动整个社会学法用法守法,用法治的思维来处理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立足 “法治单位”、 “法治乡镇”、“法治村居”品牌创建,全市确定8个市级试点行业单位、6个试点乡镇、8个试点村居、各乡镇确定一个试点村居开展创建活动,让干群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综治宣传立足本地媒体,构建报刊专版(提升一感两度、深化平安建设)、电视专题(平安松滋)、广播专栏(平安之声)、网站专评(松滋长安网)、微博微信专报等五大综治宣传阵地,在全市营造“人人事关一感两度、舆论也是一感两度”的氛围。
二是紧扣维稳处突关键。松滋市把影响县域稳定的突出问题清理出来,不管是历史遗留问题还是现实矛盾,都运用减法思维,各个击破、逐个解决,实现清零目标。近年来,我市涉摩交通事故引发的非正常伤亡事故占全市伤亡事故总数的66%,特别是涉摩交通死亡事故引起的“三堵”、非访等群体性事件占到各类维稳事件的63%。因此,我市把压降涉摩伤亡事故作为县域治理的重中之重来抓,今年非正常死伤事故总量下降四成。对于已经发生的恶性案件、事故坚决依法处理,既做到维护当事群众权益,又做到就地依法处理,最大限度降低社会危害。今年31起非正常死亡、2起恶性案件得到稳妥处理,没有发生次生事故。接访总量、集体访总量、办信总量同比下降19%、17%、48%。重点“骨头案”得到妥处,一批老上访户变成了平安建设的信息员。如沙道观镇郭家新罢访息诉案,被荆州市成为教育稳控“三跨三分离”重点对象的典型案例。52岁的郭家新是松滋市沙道观镇豆花湖村村民,2005年因对其儿子盗窃被宜昌市公安局处理不服开始上访,多次到北京、武汉和宜昌缠访、闹访,因上访过程中泼洒汽油准备自焚、损坏公私财物、扰乱办公秩序分别被武汉、宜昌两市公安局行政拘留12次,系省公安厅明确的全省重点非访人、居住地在松滋市沙道观镇、涉事地在宜昌市。郭家新虽然从未在松滋上访,但我们站在讲政治、保稳定、促和谐的高度认真对待,千方百计、不惜一切代价将其稳控在松滋,2013年4月至今,上访已有10年之久的郭家新再未外出缠访闹访。我们的做法是在接到任务以后,市政府首先下拨稳控经费2万元,并明确沙道观派出所所长为责任人。为稳控郭家新,沙道观派出所每天安排民警和保安4人负责24小时看管,确保其“两会”期间不赴省进京上访或发生意外事件。派出所将郭家新安排在沙道观镇治安巡逻队宿舍住宿,白天在派出所打扫院内卫生,每天早中晚与民警在派出所食堂一起进餐,确保随时随地控管到位。四个月的“四控一”稳控期间费用3万元由沙道观镇政府负责,派出所每月还支付郭家新1000元工资打扫派出所院内卫生。这样既方便管理,又尊重他的人格,增进了感情交流,确保稳控工作落到实处。后期“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以帮助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思路,先后解决他住院治病、住房、就业问题,从根本上稳控当事人。具体情况是:郭家新以前患过血吸虫病,但又无钱治疗。派出所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安排一名民警陪郭家新在松滋市中医院住院治疗血吸虫病,两个月时间共花费1.5万元。争取5万元(公安局2万元、镇政府3万元)为其新修住房。帮助他出资5000元购买了一辆摩托车,并联系办齐全部证件。2013年11月,为他争取到一个公益性工作岗位指标,年底,为其一次性补齐2013年公益性岗位工资6000元。郭家新多次说,非常感谢政府,再也不上访闹事了。今年全国、全省“两会”、十八届四中全会、武汉会议期间,郭家新没有外出。派出所民警与郭家新每周联系一次,基本上做到稳控到位。
三是紧扣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我市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从数量上形成规模优势,从质效上体现倍增效应。我市在“六网一圈”的基础上,今年着力构建以“两网三警三站”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即织密“两网”即天网、网格化,布局“三大警务”即街面综合警务、平安边界警务、农村片区警务,建好工业园区、水产区、风景区三大警务站。全市视频监控探头达到450个,天网工程累计投入3200万元。以杨林市镇全省首个平安边界警务室为代表的20个警务站,提高了见警率、管事率、服务率和破案率。中秋节期间,曾欣厅长暗访至杨林市平安边界警务室;10月27日荆州市委书记李新华调研指导该平安边界警务室;先后对松滋推行三大警务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近两年,我们采取与企业合作方式,积极推行“十户联防”构筑农村“安全网”做出有益探索。为确保农村群众特别是那些留守家庭的家居安全,我们与该市移动公司联手合作,在全市建立起了“十户联防”邻里互助信息平台。对农村村民以十户为单位编组,将组内家庭及成员手机号码录入管理系统,这些家庭在遇到突发情况时通过拨打995与组内其他成员同时通话,可以及时得到帮助。该项工作启动以来,通过科学分片、终端配备、资料完善、组网运行、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等工作,已为16个乡镇搭建了“十户联防”监控平台,并成功实现了全覆盖。通过多种形式的宣讲,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利用率不断提高。截止目前,松滋市“十户联防”群防群治工作组建联防小组近3000个,平台录入已突破5万联防户。
四是紧扣严打整治行动。群众评政法、关键看破案看执法。我市党政主导,以“三打三禁两创一树” (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打击盗抢违法犯罪、打击堵门、堵路、堵桥违法犯罪;禁“黄赌毒”;创建平安乡镇、创建法治村居;树文明道德新风)为龙头部署本地化严打攻坚集群行动。坚持“综治手段跟着群众呼声走,警力跟着警情走”,保持对犯罪的高压态势,以严打战果赢得群众赞誉和支持。各地要严格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坚持领导上阵、建齐建强各类专班,确保严打整治的重点准、组织细、摸排深、打击狠。什么治安问题突出,就集中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深入持久开展平安乡镇、法治村居创建活动,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法治、文明、道德的村风民风。严打整治收到明显成效。专项行动查破获刑事案件737起,同比上升2%;其中查破两抢一盗案件953起,黑恶案件3起;查破违法案件1895起,矛盾纠纷总量下降1.3%。命案必破,现行案件破案率达到65%,杨林市镇、纸厂河镇等地现行案件破案达到90%以上。大力开展涉校安全整治活动,涉校案事件零指标。大力推进执法回访、柔性执法,坚决杜绝为钱办案,群众对政法机关执法逐步回归到理性认知轨道。每年坚持城区明确两个治安落后地区、每个乡镇至少明确一个治安落后地区开展整治并坚持滚动排查、滚动整治,边排查、边整治,限期改变落后面貌。今年市综治委牵头组织对沿江大道涉黄问题进行重点整治,清查出租房屋108家次,传唤审查并遣返失足女20人,教育出租房屋业主14人,站街招嫖绝迹。
松滋市进军全省综治第一方阵的目标早已确定,面对当前各类社会矛盾凸显,违法犯罪案件高发、各类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综治工作多方发力,以一域的稳定赢得全局稳定。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苦干实干的作风,让省、市各项工作部署在我市落地生根,向全市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
(松滋市综治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