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打造新常态下平安建设升级版
2014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综治委的正确领导下,黄冈市紧紧围绕争创“全国平安市”的工作目标,以落实《湖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为主线,以保一方平安为己任,以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治安满意率为方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为黄冈实现“双强双兴”战略、建设四个大别山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抓主抓重抓落实,高起点谋划综治工作
2014年,围绕“优势工作要保持领先、重点工作要明显进步、典型经验要复制推广、整体工作要上台阶”的工作思路,采取“项目化运作、责任化推进、精细化管理、一线法落实”工作方式,全力打造平安黄冈升级版。
一是把综治工作作为“书记工程”强力推进。通过“书记抓”,市委书记刘雪荣明确全市各级党委要切实承担起“牵头抓总”的职责,市委常委会坚持一季度召开一次综治维稳形势分析会,专题研究和解决制约工作的突出问题,推动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通过“抓书记”,市委书记与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委书记与乡镇党委书记层层签订责任书,牢固树立综合治理是书记“主业”的意识,明确各级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
二是将综治工作项目化推进。市长、市综治委主任陈安丽要求2014年综治工作要“让黄冈百姓利益最大化”,围绕这一要求,我们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把全市综治重点工作细化分解为938个基层社会管理建设和社会发展类项目,严格按照“时间表”和“路径图”组织推进。
三是用一线工作法将综治工作落到实处。将综治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列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内容,作为全市20强乡镇主要考核内容,并增加分值权重。同时,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建立倒逼机制,持续传导压力,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点时段、敏感节点,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督导,在全市形成了超前预警、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督查有效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创新创优创特色,高标准推进城乡网格化建设
在城乡网格化建设上,全市共计投入近2亿元,紧锣密鼓高标准向前推进。
一是坚持城乡网格化一体推进。一方面,持续深化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着力将这个基础工程、民生工程延伸到各县市城区和市直部门。另一方面,“三倒四抓”强力推进农村网格化建设,即倒排工期、倒逼责任、倒查问题,抓阵地建设完善、抓软件质量和网格队伍素质提升、抓信息平台应用、抓市县乡村四级平台对接联通。目前,全市146个乡镇场4282个村共划分30987个网格;选聘了4237名网格管理员和30754名网格信息员;86%的村落实了“八个一”建设标准和信息录入任务,83%的村实现了县、乡、村并网,超额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60%的建设任务。
二是坚持边建边用凸显网格化实效。网格化难在建设、重在管理、贵在应用。一年来,坚持边建边用,取得了五个方面效果。摸清了社情底数,黄冈城区及全市86%的村已完成信息采集,录入人口信息近500万人,房屋150万户;化解了社会矛盾,2014年7月社会治安事件处理流程更新后,新增事件5078,处理办结4855,处置率达95.6%;加强了社会治安,实效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率连续三年上升,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三个指标首次同比下降;服务了人民群众,为群众代办各类事务50万余件次,接受群众咨询100多万人次,上报民情日志10万余条;管控了特殊群体,对接服务4190名安置帮教人员、2020名社区矫正人员,协助强制戒毒117名吸毒人员、协助救治1035名艾滋病人和291名重性精神病人、协助救助4060人次社会流浪人员,社会反响良好。
三是坚持打造网格建设的黄冈品牌。结合黄冈实际,对网格化建设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如市区的社区警务进网格(警格联动)、罗田的“法务前沿”进网格,黄梅的铁路护路工作进网格。尤其是“四位一体”农村网格化管理、“一格一探头”、“12345”平台建设等网格化建设特色做法先后4次受到省委政法委肯定。
三、重打重防重创建,高层次深化平安建设
治安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社会平安,是百姓不变的期盼。2014年以来,通过念好平安建设打、防、创“三字经”,构建了立体治安防控体系。
一是“打”字当头。全市破获刑事案件8612起,共破获侵财类案件6680起,破获“两抢一盗”案件3113起。打掉黑恶势力团伙30个,抓获黑恶犯罪嫌疑人215人,抓获各类逃犯891名,抓获命案逃犯31名,34起命案全破。
二是“防”字在先。将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重点工作,着力构建了以治安警务站为主体的街面巡逻防控网、以社区(农村)警务室为主体的城乡社区村庄防控网、以治保、内保组织为主体的单位和行业场所防控网、以公安机关为主体的区域警务协作网、以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为主体的“天网”防控网和“虚拟社会”防控网“六网建设”。
三是“创”字为重。以“组织建设规范化、综治工作精细化、社会治理法治化、便民服务特色化”为主要内容积极创建“1+1+N”平安建设体系,即,以“平安建设工程”为总揽,以“平安乡镇”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N个平安细胞”建设。同时,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体和通讯工具覆盖广、影响大的特点,开展平安法治大宣传,营造了平安法治共创、和谐稳定共享的良好氛围。
四、严查严控严机制,高要求维护社会稳定
2014年,黄冈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作为综治工作的“牛鼻子”,整合资源力量、创新工作机制,确保了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完善多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不断完善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为基础,建立健全医疗、劳动、交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第三方”调解机制,以平安便民服务、民情报告单、诉前调解、民主说事会、法院委托调解、巾帼调解、“和事佬”协会等为补充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和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一年来,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682件,调处化解率达96%。
二是创新“1343”维稳工作机制。即:落实维稳第一责任,强化防范,着力抓好“人头、苗头、源头”三头四式工作法, 对涉稳矛盾纠纷落实拉网式排查、钉子式化解、交单式办理、销号式结账四式工作法,处置突发事件做到领导机制,坚持“敏锐感知、主动作为、底线思维、悲观决策”,对全市登记在册的81名重点人员逐一落实了包保稳控责任,落实重点人“一人一对策”、“一人一专班”,实行严管严控,盯死看牢,确保重点人不漏管失控。
三是建立“五四三”进京非访工作机制。强化进京非访治理。“五”即五讲五不讲:对进京非访工作做到不讲客观讲政治、不讲条件讲大局、不讲理由讲纪律、不讲困难讲办法、不讲成绩讲问题。“四”即四式工作法:对重点隐患和人员实行拉网式排查、钉子式化解、交单式办理、销号式结账。“三”即日日研判、日日通报、日日督办三项机制。
五、做实做细做基础,高质量筑牢平安“网底”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落脚点更在基层。2014年,黄冈市积极部署,立足长远,从根本上解决平安建设存在的基础不牢、基层不实等问题。
一是统一基层综治机构,着力解决综治工作“综合抓”问题。在乡镇街办层面设立“四中心”,即党建推进中心、综治维稳中心、网格管理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在村及社区层面,设立“四站”,即党建推进站、综治维稳站、网格管理站、便民服务站。以党建带动基层综治各类组织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方式方法,构建以“四个中心(站)”为服务主体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组织新体制。
二是整合人民群众力量和资源,着力解决“警力不足防不住”的问题。依托村(居)委会、社区管委会,发挥各部门、各单位内部保卫力量的积极作用,积极发动机关干部、民兵、网格管理员、城管队员、停车管理员、保洁员、物管人员、社区保安等方方面面力量参加群防群治队伍。不断充实治保、调解、联防、巡逻等基层群防群治力量,做到人员、责任、制度、经费“四落实”。
三是强化综治工作规划化建设,着力解决“脚踩西瓜皮”的问题。积极强化基层综合治理队伍、平台、组织、职责、制度、装备、活动、保障等八个基本建设,研究制定了各级综治办“管理平面图、组织网络图、工作流程图”,出台了“工作职责、工作管理、工作考核”等制度,实现了综治工作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运作。
(来源:《楚天法治》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