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林林,庭里新分了一批民事案件,你先整理下,这两天想办法把开庭传票等相关诉讼文书送达了,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的!”
“好,交给你我放心!”
这位庭长直呼放心的干警谭林林,是浠水法院关口人民法庭的一名书记员,别看他年岁尚轻,在送达工作上,他可算“老资格”了。
谭林林是2001年到浠水法院的,20年来,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进院之初,他跟着庭里前辈一起,学习开庭、写法律文书、执行案件,也算半个审判员,司法责任制改革后,庭内分工更加明确,谭林林的职责就调整到负责文书送达上。
法院职能是司法审判,而送达则是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的重要程序事项,开庭传票、应诉通知书、判决书等法律文书的有效送达,是保障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理民事案件、及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基础打好了,后续的庭审、调解工作才能有序开展。多年来,谭林林在改进和加强送达工作上,不断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有的送达经验,经他手送达的案件往往在后来的审理过程中发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把案件情况理顺了,送达时才好跟当事人进行沟通,让他们安心到庭参加诉讼,主动到庭解决问题。”
多年来,谭林林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文书送达前,他都要仔细的把案卷看一遍,曾经的审判经验让他能快速厘清当事人间矛盾纠葛,便于在送达时有的放矢的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在他看来,每一次送达都是一场释法说理的工作。
基层法庭受理的案件以家事纠纷、债务纠纷居多,通过多年工作实践,谭林林发现家事纠纷案件中,很多时候存在当事人一时冲动形成积怨,他会在送达文书的时候和当事人拉拉家常,做劝和工作;了解到当事人不在本地或有特殊情况出行不便时,他会主动协调当事人积极应诉;面对较为难缠的当事人时,他会简明扼要的告知对方案件受理情况,并向其阐明拒不到庭将承担的法律后果;遇到当事人停机、换号或故意拒接电话等情况时,他也会主动上门走访,或通过查询当事人相关信息等方式,与当事人取得联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司法需求的提高,送达问题成为了制约民事审判效率提升的瓶颈之一,在法律和司法解释的框架内,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提升民事送达的质量和效率,是法院干警始终不变的命题和使命。多年的送达经验,让他练就了一套和当事人快速、有效沟通的独有心得,送达方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适时调整。
“现在好多村子里平时冷清得很,大家都在外面上班,工作节奏快,对个人隐私的重视性也越来越高了,有时候一个电话能把事情说清楚是再好不过了!”
“再说,我们法庭是帮助当事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地方,并不是说你是被告,你就不能依法维权,法官办案是讲证据、依法依规的。”
正是带着这种认知,谭林林在跟当事人的沟通中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多年来,通过一部电话,他和成千上万个当事人进行了有效沟通,每年送达文书近300份,首次送达成功率达90%以上。当问到送达有什么技巧时,谭林林也只是低头笑道:“熟能生巧!”
(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