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良祥
这是一个关于问路的故事。一千多年前,一个失魂落魄的非著名诗人遇到一个很著名的酒,结果酿成了一个著名的故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同样的故事是另一个版本:一位见习酒徒,因为难辨“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这十二个大字内涵的真伪,从武汉出发,用三年时间,访遍全国17家名酒厂,在中国的版图上画了一个大圈。大圈之中还有小圈,那是170多家不太著名的中小酒厂。
回到武汉,见习酒徒铺开地图,将大圈小圈连接起来,赫然发现,那些圈竟然变成了一只巨大的酒杯:杯底在贵州,杯壁在四川,杯口在晋陕,而长江中下游的那几个圈,则是杯身抖动而洒下的几滴酒花。
见习酒徒跳了起来,他发现了中国名酒分布的圈形密码!他叫李斌。
李斌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医生,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七代了,家人都对他寄予厚望。李斌也果然不负重望,考入了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而且成绩非常优秀,表现也很突出,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但因为爱喝酒,他的理想破灭了。喝酒让他的手不自主的抖动,这是做外科手术的大敌,毕业时,他不得不离开梦想的事业。
既然自己这么爱酒,对酒文化、酒历史如此感兴趣,不如就把“酒”作为自己事业的方向!这辈子就和酒打交道。
李斌怀揣着500元,跑到贵州遵义茅台镇的一家小酒厂当起了学徒,从制曲、熏焙、发酵、蒸馏等一步步学起。虽然工作辛苦,他却在那段时间里掌握了酿酒的整套工序,积累了很多相关知识。
自认为差不多了,李斌找亲戚朋友凑了8万元,买了师傅的8万元的酒到武汉销售。第一次经商,由于经验不足,血本无归。
李斌骨子里是个诗人,诗人多梦,梦中多酒。李斌开始了第二次出击。当时正值全国秋季糖酒交易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在这次糖酒交易会上,李斌结识了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四川分公司的市场总监顾国骠,与杏花村汾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斌就这样开始了“杏花村”里的奋斗人生。他前期积累的大量市场资源和销售经验,以及他长久以来对酒文化的痴迷,让他总能想出很多与众不同的销售策略。
第一步李斌把推广活动的重点锁定在活动上:从福星惠誉老年节到武汉温州商会30周年庆典;从苏商论坛到2008东方马城全国速度赛马总冠名,从赞助杏花村杯中部崛起高峰论坛到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奖杯冠名等等,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白酒是一个传统行业,如果说在传统的手段上和别人比拼,李斌没有任何优势。讲资历、讲资金、讲网络、讲团队,跟别人没法比。只能在销售手段上有突破,销售方法上有创新,才有可能青出于蓝,才可能胜出。
2010年,李斌投入巨资,开发了“杏花村老酒”系列产品,并买断了全国销售权,并在武汉市香港路开了雅致酒行。香港路寸土寸金,店铺林立,房租奇高,雅致酒行门面又小,开业伊始,业内人士纷纷摇头,料定三月之内必定关门大吉。可李斌一点也不着急,因为这时他,已经过多年游历,早已今非昔比。
每天早上,李斌都会拿一瓶杏花村酒慢慢倒在门前的青石板上,路人不解,因问其故,他都笑而不语。如果你无意中说出“酒好香呀”,他会意会地朝你伸出大拇子。
李斌说他卖酒的秘诀就是不卖,好东西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推销,而是要与别人共享,所以,他不开公司先开酒行。
开酒行以酒会友,会酒友即席赋诗。李斌酒圈子的不断扩大,他也逐渐成为酒界权威,他在《长江商报》曾辟有“李斌品酒”专栏;在湖北卫视担任特约嘉宾,和柳亦伟共同主持“世界大不同”,和14个国家的代表切磋酒文化;武汉电视台“商道”栏目他的专访一直被顶到前三位。但是,当武汉市酒类行业协会邀请他出任副会长时,他谢绝了。他说,我的能力还不够,当个理事已然荣幸,当副会长,还要努力。
李斌把他遍布全省各地的分销商、加盟商、代理商、团购商都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 :合作伙伴,并鼓励他们走自己的路子,打造自己的品牌,把自己打造成品牌。
(来源:《楚天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