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区法律援助中心紧扣高质量发展定位,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以“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目标,努力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坚持“七个聚焦”,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提升。
一、聚焦服务质量提升,落实经济困难承诺制
按照“应援尽援”的原则,实行经济困难承诺制,全面取消经济困难证明,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援助案件数量大幅攀升,2023年受理诉讼案件408件,其中受理申请类法律援助案件305件,包括承诺替代案件63件和免于审查经济状况案件数242件,实行容缺受理案件4件,点援制案件21件,为群众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约566.57万元。
二、聚焦服务对象精准,构筑有效宣传阵地
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法》学习宣传活动。一是组织全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学习《法律援助法》,将《法律援助法》纳入法律援助律师培训重点内容。二是关爱妇女儿童,联合区妇联到道观河管委会、辛冲街道等地开展“助力妇女维权 法律援助在行动”普法座谈会2场,与潘塘司法所、邾城司法所联合到中学、社区开展青少年法治讲座2场;三是注重特殊人群的宣传,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群众、企业、农民工等群体开展法治宣传活动6场,共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现场受理法律援助5件。
三、聚焦服务品牌创建,助力农民工讨薪维权
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指示,做好“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活动品牌建设,重点做好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专项宣传活动4场,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下村为农民工提供咨询活动及法律服务,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为农民工讨薪维权提供法律咨询574人次、代拟法律文书12件。累计办理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242件,涉及金额444.82万余元,办结案件56件,为农民工讨回工资231.8万余元,擦亮了法援惠民生的品牌。
四、聚焦服务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一网通办
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及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规范案件指派律师管理制度,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库,对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补贴实行差额化发放,调动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法律援助案件回访工作,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实现了法律援助“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
五、聚焦服务平台打造,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能
为进一步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质量再上新台阶,带动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双提升”,打造综合性、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新洲区近年来已成功申报徐古、三店、李集、凤凰四个司法所为市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示范点。通过将简单的公共法律问题解决在基层,来缓解了区法援力量不足问题,有效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范围。2023年,全区市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示范点共提供法律咨询1958余人次,法治讲座9场次,参与矛盾纠纷调解41起,提供法律意见179条。今年拟申报两个实体平台示范点,即申报潘塘街为市级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实体平台示范点,申报双柳街滨湖社区为市级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标准化实体平台,不断提升新洲区公共法律服务质量,拓宽群众寻求法律帮助渠道,增强群众法律意识。
六、聚焦服务企业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法律六进百场”系列活动,开展“法治体检”活动,依托“同心·律师服务团”、“万所联万会”机制,大力开展“法治体检”活动,组织6家律师事务所对区内33家企业开展了“法治体检”。通过实地走访、专题研讨、咨询解答等方式,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个性、疑难法律事务,采取“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充分发挥了阳逻开发区产业园、双柳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作用,整合区内法律服务资源,选聘一批专业能力较强的律师、公证员、人民调解员等组建了法律服务团,采取与园区管理部门签订协议等方式与园区及园区内企业开展结对服务。并主动对接园区重点项目、工程、产业建设,聚焦企业设立、用地、用工等领域,推行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化、清单化,实现“一园区一清单”“一企业一清单”,开展专业、精准、便捷的“全业务”公共法律服务等举措。为新洲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有效推动新洲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七、聚焦融合发展,推进法援工作高质高效
以创建全省涉企公共法律服务融合发展先行区为契机,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社区、进园区、进企业,不断优化完善服务进驻机制,提升法律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精准化、便捷化、项目化,推动提升社区治理和园区企业经营管理法治化水平,为居民提供法律培训、法律服务,为园区提供涵盖企业劳动用工、知识产权、合同管理等方面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产品,有效维护社区居民、园区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
(程佩 范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