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服务是人民群众接触法院的第一站,是后续一切诉讼事务的起点,也是让便民利民和公平正义可感可触的重要载体。优化诉讼服务质效,构建一流的诉讼服务环境,是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审判事业乃至法治建设满意度的有效路径。近年来,孝昌县法院以“集约高效、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为目标,倾力打造“一站式”诉服中心、“零距离”在线平台、“多渠道”解纷网络互为补充的多维度、立体化服务体系,铺就了诉讼服务“快车道”,跑出了司法为民“加速度”。
一、打造“一站式”诉服中心,让服务事项“一窗通办”
针对人民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多的痛点、难点问题,县法院打破原有的“专窗专办”模式,在诉讼服务中心开设“一窗通办”窗口,整合诉讼服务事项,实行“一窗口+多后台”相结合的诉讼服务模式,实现“群众到一个窗口,即可办理多项诉讼业务”。
一是服务功能全覆盖。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诉讼引导、自助服务、立案登记、信访接待等功能区,涵盖缴费退费、收转材料、诉前调解、执前和解等20多个服务事项,配备自助阅卷、立案、缴费一体机等智能终端,实现当事人自主查询案件相关信息、打印相关材料;设置文书书写区,提供起诉状、答辩状、授权委托书、上诉状等多种诉讼文书样式,协助当事人完成规范的诉讼文书编写;配置“智能云柜”,当事人可随时将诉讼材料放进“云柜”中,满足法官和当事人交换诉讼材料等需求,实现“随来随放”“随拿随走”。通过功能全覆盖,力求把当事人留在“中心”,把辅助工作集约在“中心”,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中心”。
二是服务标准全优化。根据上级法院相关要求,我们结合孝昌实际,推行诉讼服务中心窗口名称、外观标识、功能设置、设施配备、文明用语、工作制度等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流程,出台《窗口服务行为指引》,对工作人员的服务用语、行为举止、工作礼仪列出正面和负面清单,定期组织接待服务培训,实时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巡查窗口情况,并将触发负面清单的情形纳入目标考核,与绩效奖金发放挂钩,促使干警自觉对照高标准提供舒适温馨的诉讼服务。
三是服务质量全提升。立足让当事人切身感受高效便捷,我们明确提出“咨询有人应、电话有人接、诉讼有人引、材料有人收、案件有人查、法官有人找、举报有人受、来访有接待”等工作目标,保证“服务事项不落空、服务质量不打折”。配备法律素养高、服务态度好的导诉员,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周到的诉讼指引;配备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干警,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引导当事人树立健康、和谐的诉讼心态;选取审判经验丰富、善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警开展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工作,努力让每位参与诉讼的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二、打造“零距离”在线平台,让诉讼事务“一网通办”
全面推广应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集成调解、立案、阅卷、送达、保全、鉴定等诉讼服务事项和智慧服务功能,实现在线诉讼服务“一网通办”,满足人民群众一站式办理在线服务的司法需求。
一是在线服务全周期。开通“诉讼一码通”便民服务小程序,设有诉讼助手、文书模板、网上立案、案件查询、庭审直播、涉企通道、一案一码等15个功能模块,内容涵盖法律常识获取、司法资源整合、典型案例说法、案件办理、部门联动等方面。通过“诉讼一码通”,当事人可以了解法院各类工作流程,查看、下载各种文书样式,一次性获取最全面的立案材料清单,让当事人足不出户便可参与诉讼。同时,通过微信府院联动功能,当事人可以在线申请查询县法院辖区内的人口户籍、婚姻登记、不动产等信息,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是线上诉讼全流程。全面铺开“互联网+”诉讼服务,立案、庭审、执行、送达、查询等全流程业务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大力推广“指尖诉讼”,网上立案1895件,在线立案率达75.3%,“家门口起诉”模式有效解决异地诉讼不便问题;运用互联网法庭远程审理各类案件222件,“坐在家里打官司”让群众司法获得感成色更足;推行“胜诉即退费”改革,按照“线上办、主动退、当日到”的标准,线上退费232笔55万余元,做到应退尽退、应退快退,实现退费“零跑腿”。
三是辅助事务全集约。建立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诉讼事务办理效率。深度应用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智能编目系统,确保卷宗信息从立案到归档各环节线上可调用、节点可查询、进程可监控,上诉案件移送时间缩短15天,为当事人提供卷宗在线查询70余次;建成“收转发e中心”,实现诉讼材料及文书收转的零接触、节俭化管理,电子送达各类文书13427次,成功率达90.7%,平均送达时间缩短12天;积极推进网上鉴定、评估、拍卖工作,确保公开透明的同时,提高效率、降低费用,鉴定评估平均耗时分别减少20天、15天,佣金比例降低7.2个百分点。
三、打造“多渠道”解纷网络,让矛盾纠纷“一站通办”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渠道和路径,构建“诉前、诉中、诉后”全过程、多层次纠纷解决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一是拓展诉前调解网络。积极融入县、乡综治中心和村、社区矛调中心建设,安排专人常驻县综治中心,各人民法庭不定期到乡镇综治中心驻点办公,在村、社区矛调中心设立法官工作室,努力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多领域对接行业调解组织,建立“法院+工会”“法院+工商联”“法院+妇联”等“1+N”纠纷化解机制,联动调解各类纠纷102件,办理司法确认案件117件;成立诉前调解工作室,聘请退休法官参与诉前调解工作,调解成功案件196件,成功率38.7%,诉前调解申请执行率、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二位。
二是强化诉中调解手段。坚持调解为主、调解优先原则,教育引导每一名法官和办案人员树牢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尽最大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审,避免因案件审理导致矛盾纠纷复杂化甚至激化。探索“多元调解+速裁”模式,实行小额诉讼以及民生家事、交通事故、民间借贷等案件归口审理,较好地实现了案件内外分流、类型化案件快速审理、复杂案件精细化审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熟悉社情民意、群众基础好的优势,通过“代表说理+法官释法”模式,“站庭联动”调解案件34件,开展巡回审判10场次。上半年,县法院案-件比、调解率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三位。
三是做好诉后答疑工作。全面推行判后答疑、释法明理,明确要求承办法官在送达裁判文书时,随案送达《判后答疑告知书》,并当面或采用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答疑,答疑后制作答疑笔录存档备查。截至目前,共开展判后答疑600余次。通过做深、做细、做实判后答疑工作,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他们能理解的法理、能接受的道理,最大限度促进当事人了解法院工作流程、纾解疑惑与心结,做到胜败皆明、定分止争。今年上半年,县法院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上诉率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二位。
下一步,该法院将在深入探索优化诉讼服务质效的路径和举措,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夯实队伍根基。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源泉动力。
二是深化速裁快审,提升解纷质效。充分发挥诉讼服务中心“门诊部”作用,强化速裁团队职能,通过导诉分流、立案分流、速裁分流三步分流法,推动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速裁快审。充分发挥诉前调、立案调、速裁调“三调联动”效应,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解纷服务。
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强化理解认同。创新宣传方式,打造诉讼服务普法宣传短视频,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一站式”建设的认知度,让人民群众对诉前调解、速裁快审等多元解纷方式能理解、愿接受、可运用,对网上诉讼、跨域诉讼等便捷化服务自觉优先选择。
四是加强互动衔接,推动诉源治理。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载体,有效对接基层自治组织,从源头预防减少矛盾纠纷发生;推行“诉前调解+确认”工作模式,为诉讼“瘦身”、为群众减负,努力实现快速解纷;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促使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
(汪新元、丁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