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护民生|揭秘“生鲜灯”背后的色彩陷阱,共筑食品安全防线
2024-09-06 09:54:48 来源: 点击: 0
“据我了解,‘生鲜灯’通过增加特定颜色发光,改变灯具对特定颜色的显色能力,美化视频的色泽和新鲜度,特别是鲜肉、肉制品摊位上,极易误导消费者感官判断。”
“‘生鲜灯’在前几年非常常见,我也买到过‘灯下鲜’的鲜猪肉,在现场灯光的照射下,那肉质看上去尤其新鲜,很诱人,但买回去拿出来一看,跟在现场看到仿佛是两块肉,颜色苍白,甚至有点糊手,我就直接丢了。但近年来,我很少看到在鲜肉摊位上“生鲜灯”,说明行政机关也进行过监管,但后期可能在这方面的监管有所松懈,所以部分商家违规使用‘生鲜灯’的现象有所反弹。”
8月27日,在县综治中心召开的公开听证会上,听证员就辖区内超市等场所“生鲜灯”使用情况和监管问题展开讨论。
“生鲜灯”又被称为“美颜滤镜”,僵尸肉、注水肉等肉类在“生鲜灯”的照射下也变得“秀色可餐”。今年7月,崇阳县检察院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超市在生鲜肉销售摊位上安装并使用“生鲜灯”照射,致使肉类颜色失真,误导了消费者对产品新鲜度的辨识,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2023年12月1日新修订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这一法规的出台,无疑为“生鲜灯”的使用划定了红线。
为明确使用“生鲜灯”的行为性质,规范食用生鲜农产品的销售行为,保障食品安全,崇阳县检察院邀请相关行政部门、人民监督员召开听证会。
会上,各听证员结合自身经历及感受,纷纷建言献策,一致认为加强对“生鲜灯”的监管刻不容缓。最终,大家达成共识:行政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开展广泛宣传,提升商家守法经营意识和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会议结束之际,崇阳县检察院正式向行政部门送达了检察建议,行政部门当即表态将立即启动相关监管行动。接下来,该院将不定期对“生鲜灯”整治规范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生鲜灯”治理见成效、不反弹,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洪瑞璟、代聪利)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