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村集体资源的增值,我们年初才能拿出290余万资金投资建设鸭蛙稻烘干厂,购买烘干和辅助设备,目前烘干厂已经收购加工近500万斤稻谷,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还带动了25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前不久,石首市团山寺镇长安村党总支书记赵文龙向前来走访了解烘干厂经营情况的石首市纪委监委干部介绍道。
▲石首市纪检监察干部走访了解长安村烘干厂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以及投入运营等情况
长安村于2017年合村并组后,存在集体资源底数不清、承包期限过长、村民拖欠尾款、发包金额过低等“三资“管理问题,导致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缺少资金发展壮大粮食加工的特色产业优势,从而陷入村集体收益不足、产业发展不振、村集体经济萎缩的恶性循环。
按照该市纪委监委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监督工作要求,团山寺镇纪委联合镇农办、财政所、司法所等单位对长安村”三资“进行全面清查,通过清理问题合同、催缴尾欠承包款、重新发包资源、规范招投标等方式,共为村集体直接增加收入200余万元,及时为长安村投资新建烘干厂提供了充足的启动资金保障,产业的良性发展又进一步增强了村集体造血功能。
自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资金和资源专项整治以来,石首市率先在荆州市域内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坚持把提级监督作为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分批次从全市192个行政村中选取部分“三资”规模较大、管理基础薄弱的村作为试点村,聚焦“违规经营出租发包资产”“不落实财务公开制度”“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投标”等23类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作为监督重点,构建市纪委监委统筹组织、乡镇办区纪(工)委具体实施、村委监督委员会配合的“三位一体”提级监督格局,推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三责贯通”,形成监督合力,破解“三资”管理中的顽瘴痼疾。
在村组全面自查、部门起底核查、专班重点检查、群众参与督查的“四查”工作模式下,该市纪委监委针对村“两委”干部廉洁情况、村级重大事项、小微权力运行等具体事项进行提级监督,深入查找问题线索和“三资”管理问题根源,实行委领导班子领衔+“室组地”联合审核把关,对违规违纪党员干部严肃追责问责,并跟进督促村级“三资”清查、债权清收等问题整改,举一反三,推动建立“三资” 管理长效制度,堵塞小微权力运行漏洞。
今年来,该市提级监督试点工作共清理问题合同92份,收回集体资源2080亩,试点村集体增资200余万元,处理处分156人,市乡两级建立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6项。
在推动试点村提级监督的同时,该市纪委监委坚持试点引领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把提级监督与下沉一线接访、清廉村居建设、乡村振兴、农村集体资源发包和小型工程项目管理违规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结合,畅通问题线索快速移交处置、村级“三资“现状信息共享、联合开展监督检查等渠道,协力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更好服务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要以绣花功夫,常态化做好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和日常监督,以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产生的收益‘一子落’,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满盘活’。”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叶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