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荆州市法学会会长张钦一行5人到公安县检察院开展关于社会治理中的“刑法依赖”交流研讨会。长江大学、公安县法学会、检察院、公安局、法院、司法局及相关媒体代表参会,分享智识,建言献策。公安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道山出席会议,座谈会由长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华成教授主持。
“推动落实‘三辅’改革,找帮手,拉平台,强化基层力量,及时化解矛盾,防止民转刑、刑转命。”
“社会治理必然涉及刑法依赖,但不能过度依赖刑法,应做到治罪与治理并重。”
座谈会上,公安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代表就该县2021年以来轻罪案件类型变化、数量变化、对“刑法依赖”的理解及其表现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发言,并结合具体数据和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公安县法学会和司法局相关领导就该县如何化解基层矛盾,避免“民转刑”的具体经验做法进行了汇报。
湖北省域基层治理中心研究员杜厚扬、龙怀远博士结合本次研讨会主题与实务部门领导就“轻罪如何界定,是根据法定刑还是宣判刑?在司法实践中对轻罪、微罪是否进行区分、分流?”、“在作出相对不起诉后,刑法的附随效果较低,如何通过相应的举措来加强其附随效果?”、“检察建议范围、力度是否需要扩大,如对未成年人相关的检察建议是否需涉及父母存在监管不力、家庭教育不力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交流过后,长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华成表示:“各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开诚布公、各抒己见,展现了基层政法系统对‘刑法依赖’的看法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对克服‘刑法依赖’所作出的积极尝试,此次研讨会收获颇丰。”

张钦认为,社会要长治久安,仅靠刑法是不够的,说到底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力以赴推动社会治理建设。

杨道山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与法学会的交流互动,切实做好与长江大学的“检校合作”,发挥专家学者“外脑智慧”,为检察调研、检察听证、社会治理等工作上提供助力,为平安公安建设添砖加瓦。
(荆法 夏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