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刘家云)近年来,大冶市茗山乡彭晚村以“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深化改革、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试验等为契机,系统谋划、统筹部署,下足绣花功夫,做好互助融合文章,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工作,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坚持源头治理,筑牢基层基础“桥头堡”。构建“乡党委-村党组织-村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功能性党支部,成立“1个党员中心户+10个包保户”工作机制,彭家湾22个党员中心户进湾入组,做好个性化服务。狠抓社会面巡逻防控、社区治安防控、堵截卡点防控、科技防控等网络建设,7个湾组全面实现“一村一警”全覆盖。在学校等重点部位、重要区域、重点场所安装防护栏、防盗门和照明设施,安装视频监控设施,设置消防等安全设施;在村庄路段公路上设置提示牌、减速带、斑马线、限速标识等交通标识,在各大水塘边设置标语牌与救援设施。采取多项措施,结合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走访慰问、帮扶解困、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工作,扎实开展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制定村庄法律顾问工作规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制度,规范村庄法律顾问日常运行,实现村庄法律顾问全覆盖。完善村(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建设,目前,全村均已完成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挂牌及相关场所设施落实,并由专人负责。
坚持对标对表,找准工作推进“着力点”。彭晚村打造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在职党员共同参与的党建新格局,形成村庄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村支书负总责,村妇联主席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深入摸底排查突出家庭婚恋纠纷风险、全力攻坚化解。依靠村庄力量,挖掘乡贤资源,建立乡贤数据库,广泛动员乡贤代表围绕重大公共事务决策等内容,全面深入参与协商、积极献计出力。利用村级红白理事会平台,通过规范健全红白理事会制度、制定村规民约等形式,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弘扬农村文明新风尚。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摸排、调处、多元化解、信息共享机制,减轻群众诉讼负担。党员中心户和理事会带头发动群众组建“一会七队”群众自治队伍,即“治安巡逻”“助残助弱”“环境卫生”“巾帼”“文艺”“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等7支志愿服务队伍,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坚持示范引领,打造基层治理“金招牌”。建立功能完备、指挥有力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强化村庄综合管理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有效解决就业、养老、医疗、幼托的源头问题、边缘问题。建立议事协商阵地,将文化礼堂打造成议事协商“主阵地”,同时利用微信等线上方式开展议事协商。组织村民学习居民公约条款,大力提倡、推广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采取“多网合一”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平安建设、民生服务、环境整治等融合到一张网中。按湾组将全村划分为7个网格,3名村干部分别负责管理湾组。村党支部书记定期访谈网格员,了解网格员工作情况,明确网格员的工作职责,夯实网格员的业务基础,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村民委员会作为党建引领阵地,定期组织全村党员开展党日活动与学习教育活动,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以综治中心为平台,创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引导村庄内乡贤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努力破解服务群众、矛盾化解的“最后一公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