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刘家云)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试点以来,大冶市刘仁八镇突出政治引领,夯实责任,强化基础,努力探索具有该镇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将其作为镇头等重要工作来抓,成立镇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不断加强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2020年7月,镇综治中心建成运行,整合政法办、信访办、退役军人服务站、司法所、中心戒毒社区合署办公;镇政法委员深入综治中心工作,研究制定任务分解、责任、自查清单和季度考评表,将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任务落实到村,落实到各部门单位,将责任落实到人、考评到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探索社会治理法治化、社会化道路。 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重大不稳定问题清单制度,做好涉稳、长期缠访、闹访、重度精神障碍患者、吸毒、刑满释放等重点人员工作台账和责任清单,做到“家底”清、情况明。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防范治安风险。建立健全公安民警-专职巡逻队-村辅警相结合的高效联动的核心、外围、远端防线,形成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三防一体的“大防控”格局。常态化开展普法工作,落实各村法律明白人制度,与湛月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调处服务。坚持重大决策制定前通过合法性审查,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坚持以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加快推进政法综治工作智能化建设。依托综治组织统筹协调职能优势和网格化平台、政法舆情监测平台等资源,建立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镇共划分155个网格,配备156名网格员,探索建立网格员晋升优先通道,激发网格员工作热情;推行“网格+”工作模式,对辖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将“雪亮工程”建设纳入经济社会重点项目,持续发力,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据联网应用,利用监控探头,实现对交通要道、重点地区、复杂场所、居民聚居区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全覆盖,有效预防了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坚持重心下移和资源整合,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一体化运行体系,完善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五联”工作机制,让基层综治中心成为政府治理社会、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推进“五治”融合机制,坚持以政治为引领,突出党建带队建职能作用;以法治为保障,用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德治为推动,促进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以自治为基础,把基层事务的决策权交给群众;以智治为支撑,不断拓展网上公共服务领域和内容,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同时,用专刊、专栏、简报、图片宣传等形式,使平安建设暨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家喻户晓。利用“警务工作在镇”宣传模式,经常性向居民群众发放禁毒、治安防范、消防、防电诈等宣传材料,群众的防范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以入户走访方式,向群众发放“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问卷调查,实施社会治安、安全隐患、黑恶线索等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激励措施,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平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