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大冶市民政局 借力“五社联动”助推基层治理
2023-04-21 06:43:01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刘家云 熊子文)近年来,大冶市民政局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构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助推基层治理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以社区为平台,搭建协商“主阵地”。切实完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和社区“大党委”的组织领导作用及下沉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利用“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优化整合盘活社区资源,不断深化党建和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2022年以来,该局对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积极打造28个红色驿站、邻里议事中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城管岗亭、临工驿站等服务阵地,建成47个“爱心驿站”,为“五社联动”提供阵地保障。以“党建+协商议事”机制为依托,立足居民公约,聚焦公共设施建管、事务管理,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热情,提升社区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基层服务零距离”。
       以社会组织为载体,共建共治“送服务”。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组织化程度。该局累计投入97万元专项资金,对39个公益性项目进行扶持并指导,采取项目化运作、能力化提升“工作法”,支持引导社会组织把民政服务带入基层一线。以“社会组织进社区”为抓手,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慰问困难群众、探访空巢、特困老人、健康义诊服务、 垃圾分类知识宣讲、诵读红色经典等各项公益活动300余场次,近万人从中受益。依托孵化基地,打造大冶社会组织公益品牌,吸引更多优秀社区社会组织入驻。
      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加强管培“齐发力”。以社工站为媒介,整合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社区社会组织等资源,不断发掘本地特色,塑造个性品牌,不断向村(社区)延伸服务。如罗桥社工站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一老一小”及特困群体,建立“智兴成”“梦燃夕阳”品牌服务。走访挖掘居民骨干、社会爱心人士,开展“化蝶计划”培育孵化社会组织品牌。建立“汇源惠民”链接慈善资源品牌,通过开展募捐活动,在辖区营造人人公益,人人慈善友好氛围。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提升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将全市43个城市社区划分为370个小区(网格),按530户/人的标准配备社区专职工作者,缩小服务半径。完善网格运行机制,整合网格内党员、楼栋长、志愿者及各类服务工作力量,组建网格服务团队440个,为临时救助对象、独居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组团式服务。壮大社工队伍,2022年以来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56名。每年针对城乡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开展考前培训,3年来累计培训900余人次。
      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融为社区“一份子”。扎实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投入25万元在20个村(社区)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试点工作,实现每个街道(乡镇)至少有一个社(村)都有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点。继续推广“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互助服务”等有效形式,使志愿服务成为“付出、积累、回报”的爱心储蓄,形成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社区志愿者队伍当中来。
      以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链接服务“兜底网”。积极开发利用社会慈善资源,激发社区治理内生动能。依托“爱满铜都”项目汇聚社会资源,以社工机构、志愿服务为依托,社会组织为支撑,各行各业专业人才与资源为保障,社区志愿者为补充,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去年以来,该局深入群众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1900余场次,服务群众11万余人次。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