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8 18:55:37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文/戴益民
武穴工商业的兴起,能工巧匠的聚居,带来了各地的饮食习惯和不同的美食口味,极大地丰富了广济饮食文化,造就了一批有名的厨师和名菜,广济美食文化由此应运而生。广济民间俗称午餐为“喝茶”,晚餐为“过夜”,颇令人玩味。饮食风味,烹调习惯酸、咸、辣、甜等味,不求偏颇,喜爱“滚(烫)、烂、淡”。菜肴多佑以香葱、大蒜、辣椒,少用醋,爱用酱油。腌菜主要有腐乳、麦酱、萝卜角、腌辣椒、酸豇豆、水白菜、晒干菜等。卷煎、山药炖肉、豆泡炖肉、蓑衣丸子等四碗菜为“家乡菜”。还有墨鱼炖肉、米粉蒸肉、山粉丸子、油面蒸肉,以及用鸡鸭猪肉混沌的三鲜汤。喜庆办酒席,出菜碗数必以双数,一般为十大碗,也有八大碗,十二大碗,十四大碗,以头道菜定席名。烹饪方法除炒、蒸、烧、炸、炖,还有“铁板烧”、“罐煨汤”、“凉伴菜”、“自助火锅”等。清末至民国时期,同庆酒楼、同心酒楼、普云春酒楼最为著名。李毛尔的藕粉,马元银、李焕清的米粑,李老头的萝卜饼,周阳春的藕粉蓑衣丸子等都另有风味。此外,还有凤凰鱼翅、一品海参、红烧青鱼尾、梅花鸡茸鱼肚等广济传统名菜。而广济美食如佛手山药、龙坪细油面、广济豆泡、大金板鸭、春燕皮蛋、广济法饼等,地方名菜如卷煎、蓑衣丸、山粉丸、山药豆泡炖鱼头、红烧青鱼尾等,广为市民和外籍回乡同胞的喜爱,外地人品尝也会津津乐道,成为广济美食文化最亮丽的风景。
之一:广济酥糖的传说
广济酥糖是湖北名点之一,流传久远。广济酥糖原名董糖,据考证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有一位姓董的人,很孝敬母亲。有一次,他的母亲生了病,咳嗽不已,数日不能进食,他访问邻里并经名医指点,用熟芝麻粉、米糖等调制一种酥糖给母亲吃,母亲吃后,食欲渐增,病情好转并恢复健康。这件事很快传为美谈,传到糕点作坊后,作坊老板按照董氏配料制成酥糖,上市后深受市民喜爱,称之为“董糖”,后经多项改进,并加入广济桂花,把这种酥糖改成为广济地方名点,“董糖”亦更名为“广济桂花酥糖”。
广济酥糖作为武穴的一种地方食品文化,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流传甚广。在长江沿线也有一些地方生产酥糖,但无论是从生产加工工艺,还是产品配方以及产品口味上,唯独广济酥糖一枝独秀,独占鳌头。广济酥糖作为武穴流传四百余年的一个知名品牌,在中华民族食品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并被收录入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北民俗志》。
之二:广济云片糕
云片糕又名雪片糕,旧时系贡糕,专供朝廷御用,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名点。云片糕采用优质糯米、精炼植物油、白砂糖和橙片为原料,经过严格的工艺加工而成,其色如白云、片似薄翼、质地细腻、口感绵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老少皆宜的食品。
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淮安府城西北的河下镇,河下镇紧靠大运河,是盐商富贵的聚居之地。而且私宅园林甚多,结构精巧,争奇斗胜,驰名全国。乾隆的龙舟到达这里,盐商们纷纷接驾,叩请皇帝上岸盘桓几日。结果,乾隆被一个姓汪的大盐商迎接到他家的花园驻跸了。这天下午,正是大雪纷飞的时候。乾隆在汪家花园的暖厅里凭窗赏雪。他这个人是向来喜欢卖弄文才的。赏雪之际,免不了要吟一两首诗。所以,他哼哼唧唧地做起《雪景》诗来。“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嘴里光是片儿片儿的,可那第四句再也接不下去了。他望着窗外飞舞的鹅毛大雪发愁,急得脑门子直冒汗。这首诗不过四句头,做不出真够塌台的!就在这当儿,汪盐商棒着一只细花玛瑙盘子,前来跪献茶点。乾隆一看,正中下怀,趁这吃茶点的岔儿,便把窘相遮盖过去啦。乾隆这时的眼光,全被玛瑙盘子里两碟同样的细点吸引住了。一碟小长方块,都是切成的薄片儿,晶莹洁白,惹人喜爱。乾隆竟忘了用牙筷,顺手先拈两片,一尝,香甜松软,清新可口,顿时大加赞美:“何来佳点,如此大快口福!”他一面赞叹,一面一片片抓着吃。眨眼式夫已经吃下十多片,这才抬起头来向汪盐商道:“此物是何名称?市上可有出售?”汪盐商回奏:“此乃小臣家传糕点,外间并无售卖之处。既蒙皇上赏识,小臣斗胆叩请恩赐佳名。”乾隆又一一查问糕点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汪盐商加油添醋地吹嘘了一番,说得神乎其神。乾隆信以为真,简直听呆了。乾隆答应给汪盐商家传糕点起个典雅的名称。他思索一会,忽然想起自己没有吟完的那首诗,不禁拍案惊叫:“好哇!这种糕点的色彩、形状,岂不就象外面飞舞的雪片吗?依联看来,就赐名‘雪片糕’吧!”汪盐商真心叩头谢恩,接着捧来了文房四宝,请乾隆挥毫题字。哪晓得乾隆高兴得笔下大意了,在金笺纸上把“雪片糕”错写成“云片糕”,因它是皇帝御笔,哪能随便更正。后来糕饼店铺里就以讹传讹,沿用了“云片糕”这个名称。
之三:广济发饼
发饼是武穴传统名点之一,是一种方便食品,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发饼是用酒曲作为原材料发酵的美味食品,主要原料为精面粉、白糖、奶粉、甜酒、纯碱、苏打等,经面团调制、甜酒发醇、融糖、发酵、成型、烘烤等工序精制而成。饼呈扁圆形,表面呈麦骨黄色,底面棕黄色,饼质醇厚,入口松软,甜而不腻,奶香浓郁,甘甜味美,回味无穷,是粗粮美食的绝佳代表,也是风味独特的大众化食品。
相传广济首任知县司马申来自河南沁阳,年过五十膝下无子。为了后继有嗣,夫人郑氏在家人陪护下来灵山求神拜佛,回家时走到一处紫罗藤遮掩洞口,忽闻一股沉香味随风飘出,洞内传出梆声伴奏的诵经声,郑氏喜出望外进入洞内,见有一尊瘦骨嶙峋的木雕佛像,一位身着破僧衣的和尚坐在莲花蒲墩念经。郑氏喜之不尽,急忙三叩九拜,祈祷敬香拜佛,临走时,将身上剩余的九文钱全部投入功德箱内。
郑氏回到家后,精神饱满,身心愉快,对丈夫司马申说与灵山结了佛缘。司马申听后也很高兴,就想吃老家河南的烧饼,急忙安排厨房做烧饼吃。晚上三更,司马申从书房办完公文回房歇息,推开房门,突见一道十分耀眼的白光闪入夫人腹中,银光出现,满室飘香,司马申大叫一声“夫人”,只见夫人双手捧着一个用手绢包着的烧饼,惊恐地说:“我,我,我刚才梦见把月亮吞进肚子……”司马申听后,连忙把饼子虔诚地用双手捧起来,放在头顶上,朝着夫人三鞠躬:“夫人,这是祥光,这是吉兆,恭喜你,饼子报喜,状元及第!”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司马道信出生时,司马申做了很多烧饼,见人就发,人们不知何故发饼子给大家吃,司马申忙笑着说:“夫人怀孕时,是饼子报的喜,所以饼子向我报喜,也向你们报喜。”人们听说后,纷纷拿块红纸把饼子包起来,拿回家放在祖宗神龛上供奉三天,再分给大家吃,其意是向祖宗报喜,求祖宗保佑,并相互传告县官生子报喜。“发饼!发饼!”自此后人们生了儿子,学着县官的做法,向亲朋好友送饼子报喜。于是,“生儿子送发饼”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往下传,一直传到现在。不但如此,遇上哪家修建房子喜封金顶,人们也会用红纸圈住发饼,分给前来道喜的人。每逢阴历初一十五或重大祭祀节日,民众用发饼拜祭寺庙敬神,乞求风调雨顺、家庭和睦,老少平安。
之四:广济蓑衣圆
在武穴,每逢节假日和家庭办喜事,总要做一道蓑衣圆子,这一独具风味的名菜。这道菜表面贴着糯米饭粒,像披着蓑衣一样,故名叫蓑衣圆子。蓑衣圆子表皮松软有弹性,馅心油润而不腻,味儿又香又甜。
武穴蓑衣圆子和四祖道信孝父的故事有关。道信见父当知县,日夜为百姓操劳,吃饭不香,就想做一道好菜,以调父口味,让父亲多吃饭。于是,晚上做了一个梦,自己做一道菜,父亲喜爱吃,赞不绝口,称这道菜叫“蓑衣圆子”。日后,每隔两三天,道信就做一道蓑衣圆子给父亲吃,父亲渐渐增加饭量,每餐比原来多吃一碗饭。别看小小的蓑衣圆子,料有十几样,有藕粉、冰糖、金桔饼、香元条、蜜枣、麻仁、核桃仁、杏仁、糯米、桂花等十一种料配合而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吃蓑衣圆子时,不能心急,如果你拿上筷子,猛地将蓑衣圆子夹起,那就把蓑衣圆子夹破了,糖心馅儿流出来,不是烫了手,就是烫了嘴,或者流到衣服上。如果轻轻的夹起蓑衣圆子,猛力一咬,那糖心馅儿烫得舌头连连打转儿,一旦吞进肚里,烫得心痛,禁不住用手抹抹胸口。如果看蓑衣圆子粒儿小,拿起一粒包进嘴里,那会夹在喉管中,上下不得,烫得好难受,只得猛力一吞,吞进肚子里,这才真过瘾。吃蓑衣圆子时,先吸糖心馅儿,再吃皮儿,先用筷子轻轻地夹起来,用嘴轻轻地把蓑衣圆子咬上一个小口,对着小口像小孩吸奶那样,轻轻地吸,慢慢地品,那糖心馅儿又烫、又甜,满嘴又甜又香,心里甜滋滋的,热呼呼的,让你久久回味。
之五:广济发粑
端午吃发粑,是广济民间一代一代沿传下来的风俗,它也和四祖道信有关。相传那一年,许多百姓身上患了风疤,又痒又难受,求医问药均无效果。禅宗四祖道信闻知后,就在端午节那天,用小麦粉做成粑,分送到患风疤的百姓手中,以此“粑”克彼“疤”,让他们吃下去,很快百姓身上的风疤都治好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道信,就在端午节家家做发粑。
由治疗风疤形成的端午吃发粑风俗,内涵不断被扩展延伸,后来意味着“发吧”“发吧”之意,发粑越吃越发,兴旺发财,图个吉利。还有一层意义,端午前后,正值小麦收获季节,家家大担小担,一堆堆,黄灿灿的,做一顿发粑吃一吃,尝尝新,庆丰收。其实端午做发粑是非常讲究的,要挑选出籽粒饱满、圆滚黄亮的一两担小麦,经过筛选、淘洗,滤去泥土、沙石,放在太阳下暴晒一两天,麦要晒干、晒透,然后把晒干的小麦加工磨麦粉。麦粉磨好后,接下来是和粉、揉粑、放粑馅、做粑,粑馅由白糖、猪油、芝麻搅合而成。每个粑挑着满满一汤匙粑馅,放得满,一个个发粑有大碗哪么大。粑做好后,放进蒸笼里,灶火熊熊,发出“咝、咝”响声,一会儿蒸笼四周热气腾腾,飘溢出发粑甜甜的香味,令人谗涎欲滴。
在广济民间,小伙子要接亲,送端午节要送上酒、香烟和扇子,还有发粑。先要看女方本家和亲戚六眷有多少,给每户送上节日礼品:一瓶酒、一条烟、一人一把扇子,一人一个发粑,要挑去节礼两三担。发粑蒸熟后,放到箩筐里,每个粑贴上“双喜”,一层层地摆放着,箩筐上面还放着柏树枝和红绸布盖好,然后挑上节礼和发粑,一路欢歌笑语到女方家。女方家早已恭候,忙接下担子,燃放起“噼哩叭啦”的鞭炮迎进屋内,女方父母引着小伙子沿家沿户送喜粑,每户以鸡蛋、蚕豆作回篮礼,并送上几句恭喜话。
之六:广济卷煎
武穴有一道老小喜吃的名菜,叫卷煎。这道名菜起源于唐朝初年,当时禅宗四祖道信继承三祖衣钵,广济成为佛教圣地,一时间庙宇林立,梵音缭绕,信徒如云。据说兴盛时有庙宇千座,僧徒千人,高僧法嗣118人。道信带领僧尼开荒种地,自种自食,除种粮食外,还种黄豆、蔬菜、花生、大蒜、葱、生姜等。道信带领僧尼吃素食,就用黄豆浸泡,磨细打豆腐,结豆皮,把豆干、青菜、花生、大蒜、葱姜配合在一起,做成菜馅子,再用豆皮包卷成小块,放进锅内油煎,就取名叫卷煎。
卷煎的花样多,有素食卷煎、有豆皮卷煎、面皮卷煎、菜皮卷煎。卷煎内菜馅子少的有五六种,多的达二、三十样。菜皮卷煎,选包皮很重要,一般选择两种菜叶,一种是芥菜叶子肥厚,象巴掌那么大,好卷包,不容易破损。一种是青菜白叶子,青菜白叶子油滑,薄而耐破,柔软,好卷包。先将青菜洗净切成细末,把豆干切成细丁儿,花生米炒熟捶成细丁儿,把葱蒜切成丁儿,再把青菜、豆干丁儿、花生米、葱蒜搅拌均匀掺进适量素油炒熟,做馅子,把准备包皮的菜叶子放进开水里泡一下随泡随拿起来,避免泡得过熟爱破,再用菜皮包馅子或豆油皮包馅子。馅子包好后,放进油锅内煎熟。
做面皮卷煎,要经过烫面包皮、包馅和炸熬三道工序。烫面包皮先把面粉倒在盆子中,加点盐,盐放在水中溶化,倒入粉中,轻和细揉,揉成小面团,用双拳捶来捶去,边捶边翻,手足拳打,翻来复去,揉来揉去,这样反复二十几个回合,达到面光滑不粘手,把面浆全部抓起,不粘缸,再醒放片刻,就摊皮儿。炉子上放上平锅或铁板,揩一遍,烧至平锅烫手时,用右手抓起一把面浆,拇指和食指扣住面浆,同时不停地上下甩动,不使面浆下落,摊皮时,让面浆下垂到铁板上面,自里向外转开成圆形薄皮,再翻过来在平锅上烫一下,面皮就成了,如有破洞可再摊一小块皮子补上。每斤面粉一般摊皮子五十张左右,菜馅有素馅、黄豆芽豆干丝粉丝馅的做法,先把黄豆芽和青菜切成细末,用油煽透炒熟,再加盐和倒入已炒熟的粉丝,加白汤焖滚至菜酥,再放进味精,淋上生粉着成厚芡,出锅冷却,即成。包时,馅心放在皮子中间,包成小块,交口处用手指轻捏就行。卷煎做好了,大油锅烧至八成热,将卷煎一个个地摆在锅内,炸至金黄色,壳硬脆,吃时蘸酱、蘸醋或蘸辣酱油,又辣又酸又鲜,美味润心头。
之七:广济芥粑
“三月三”吃芥菜粑,在武穴民间流传甚广。芥菜是农村蔬菜园中的一种菜,逢春后,肥大梗叶到农历三月就起芯抽苔,故有俗语:“三月老芥菜也起粗心。”意为人的奢念追求不可能成为现实的设想。芥菜是一种粗纤维的菜,冬季幼小,逢春就老,有“老芥菜”之名,“芥菜”主要是用盐醃后或是用盐水压泡变成盐制品菜,晒干后是储存过冬时最好备用菜,有驱邪消毒之功效。
为什么在农历三月初三日这天,要用老芥菜做粑吃呢?这里有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四祖道信的佛诞日,每逢这一天,善男信女都洁净身体,攀登横岗山林隐寺朝拜。横岗山“四祖禅院”、“真武殿”晨钟暮鼓,经久不息,鞭炮长鸣,香火旺盛。公元652年,四祖道信圆寂后的第一年农历三月初三日,上横岗山拜佛的人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全身布满了红症一样的小红珠,奇痒不止。大家纷纷宽衣解带,张开五指狠命抓着皮肤痒处,皮肤被手指抓出了血,越抓越痒、越痒越抓,抓成了痛处,又出现痒处,造成遍身血痕斑斑,十分狼狈。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三月初三晚上,人们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见一个慈祥的老和尚,微笑着走近人们,他一手拿着芥菜,一手揣碗菜粑,送给人们吃,人们吃后遍身红珠点点消失,不再痒了。第二天,人们奔走相告,都说做了一个同样的梦,佛祖送芥菜粑给他们吃。于是人人用刀碎芥菜,户户做芥粑,相互赠送。令人称奇的是,人们吃了芥粑后,身上红珠像梦中一样点点消失了。
自此以后,人们在三月初三这一天朝山,早晨都是吃芥菜做的粑,结果上山神清气爽,心情舒畅,身体舒适。于是“三月三吃芥粑”的习俗代代相传至今,据说这一天做的粑是四祖梦赐的,人们吃了后赐福消灾,百病全无。
之八:广济豆泡
豆泡是广济的名产,也是广济的特产,被称之为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传说是四祖司马道信发明的。那时,梅川县城店铺堆满黄豆,因为太多而销不出去,道信看到后,几天眉头拧成疙瘩。他尝试把黄豆浸泡,打成豆腐压干,就成了豆腐干,接着用菜油炸炸,就成了泡筋络状,于是取名“豆泡”。豆泡渗进青菜、豆腐做成一道菜,味道鲜美,很下饭。他把这种打豆腐、炸豆泡传给百姓,不但解决当时黄豆多销不出的难题,更为百姓餐桌上增添了一道美食,这道美食一代一代传下来。
“豆泡炖豆腐”是一道佳肴,先选择好土瓦罐,把内外淋洗干净,再将豆腐切成小块和豆泡一道放进瓦罐,浇足水后微火慢慢炖,一般地一两个小时。揭开罐盖,里面豆泡汤还在咕嘟咕嘟响着。“豆泡炖豆腐”要一次把水下足,不能掺水,保持原汤、原汁、原味。这种慢慢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渗透的过程,罐盖封得严,香味和原汁都焖在罐里,原汁汤好,营养价值高。豆泡与豆腐炖的时间越久,越酥嫩,味道越鲜香。
在广济做豆腐、炸豆泡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原料。豆泡是用豆腐干切成长条形状或团方形状,进行加工处理后,用食用油油炸而成。一般用油菜油炸豆泡,炸得透、酥、脆,乐口消,广济是油菜之乡,菜油取之不尽。豆泡有长条状如手指般精细,这叫鸡脚爪豆泡,团方形状的叫团豆泡。豆泡称豆腐果,其外观光滑,内面经过油菜油炸成发泡筋络状,用豆泡炖豆腐,成为风靡武穴一道名菜,也是招待亲友客人的佳肴。
之十:广济龙坪油面
龙坪油面又称武穴油面、广济油面、银丝面、龙须面。形状细如丝、白如玉,煮后不断条、不糊水、不粘连,品尝时味道鲜美、顺滑爽口。
传说四祖道信小时候,当知县的父亲为百姓日夜操劳,身体一天天消瘦,道信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用什么来补补父亲的身体呢?晚上,他睡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忽然,不知从哪里飘来阵阵如丝如缕的馨香,特别诱人,于是他渐渐进入梦乡。梦中,他双手搓搓面团,盘来揉去,拉来搓去,魔术般地变成一根根细线儿,又绵又软,提起一根两三尺高不断,九曲十弯不细。于是,他把这种细油面送给父亲吃,父亲身体渐渐强壮起来。道信天亮醒来,原来自己是在做梦,第二天他决定按照自己的梦去做面。他和面、拉面,晃动着双臂,轻轻地将三四斤重面团纵横交错地越拉越长,越拉越细,一起一落,转来转去,那股股面条变一条条细丝,他惊喜万分——细油面成功了!他把细油面做好后,递给父亲吃,父亲吃上两口,连连赞叹:“太好吃了,太棒了!”一碗一会儿一扫净光,吃完了,又伸出舌头添添嘴唇,半天才放下筷子。就这样,他每餐做油面给父亲吃,父亲消瘦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后来他出家了,一次大唐皇帝李隆基私访到此,患上感冒住进寺内。晚上,道信做碗细油面给皇帝吃,皇上吃了面后祛虚寒,增暖强身,第二天破例康复,当即封这面为“龙须面”,这样“龙须面”便广泛传开,家家做龙须面,成为逢年过节、馈赠亲友的上好佳品,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
明万历年间,清朝广济会员金德嘉参加朝廷会试时,将“龙须面”贡献给康熙皇帝,康熙吃后不禁叫绝。乾隆帝六下江南,途经广济拜访老师金德嘉,在品尝此油面后大加赞赏,赐封为朝廷贡品。
之十一:广济米菊粑
<<续高僧传.道信传>>丶<<传法宝记>>中载:隋大业七年(611),司马道信32岁时,蕲黄久旱,瘟役流行,四祖回郡教民众念<<般若>>求雨,挖米菊做粑,旱象息,瘟疫消。从此之后,蕲广黄一带人们每逢春天,家家户户妇女都要去田野采摘鲜嫩的米菊回家做米菊粑。
米菊,又称水菊,是一种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外形似平展菊花的野生植物。春光灿烂的三月,一株一株密匝匝地长得欢快。生长在田野河边或尚未翻耕的稻田里,颜色深些个头大的,是田米菊;在山边地头的,是山米菊。它紧贴地面长出,一株株、一簇簇。春光里,两三村姑,几个孩童,一手挎篮,一手拿铲,低着头在田野上专注地寻找米菊土壤松软的地方,不必用剪刀小铲,只要用食指拇指撮紧根部,轻轻一提,整棵的水菊就拔起来了。走一处挖一处,不断有新发现新的收获,不需半日,嫩米菊就装满了小竹篮。
米菊采回来后,先要用剪刀一棵棵地剪除根部,留下来的只是上部的茎叶,反复洗净后捣碎。一斤米菊配上四斤粉,米菊粑的粉以磨好的米粉为主,也掺少许糯米粉,增加糍性。有讲究的,还把米菊和粉拌匀后,放在舂米的碓里反复舂成泥状,才能做粑。米菊粑包上粑心,味道更美。粑心多是用葱蒜酱干腊肉,加点辣椒粉组合而成。做粑一般由家庭主妇手工做,用粑印子印成寿桃形、圆形、六方形,耙面上饰以米菊、莲花等图案。有的还做成石榴、元宝、小鸭、小鸟状,留给小孩子玩。一升米的料子,可做八至十个米菊粑。
之十二:广济佛手山药
<<本草纲目>>记载:山药, 唐时名薯蓣, 为避其讳更名薯药, 后又因宋宗英改为山药至今, 为单叶植物纲, 薯蓣科。一般的山药为长条状无支节,独特的广济佛手山药状似手掌或马蹄。为何广济一带的山药成手状或马蹄形呢?除了土壤原因之外, 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
唐代,佛国广济庙宇林立, 大部分分布在大山之上,。横岗山和太平山上的僧人们, 为了强筋健骨, 每到冬季都得在山间寻挖野生山药补身。春天有人还挖回野山药苗,在寺前后栽种,唯恐野山药根茎长得太深, 有一高僧却说:“不要直长,要只长得巴掌这大就可以了。”说来也怪, 第二年,僧人们在挖这些栽种的野山药时, 挖出了一支支如手掌或拳头一样的山药, 僧人们惊喜不已, 称这些山药为“佛手山药”, 并在广济周围传种。
佛手山药香而糯,糯而不腻,口感极佳,用山药与排骨、鱼头、牛肉等煲汤,口感独特,糯香浓郁,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秋冬进食山药乃是大补。而僧人们不食鱼肉, 他们却用自已独特制作方法来享受这种美食。其做法是:先用瓦罐清炖山药块:,将山药洗净, 除去带毛的皮, 切成大块放入瓦罐之内, 清水适中, 放入熬熟的食油(古时一般是吃菜油, 不熬熟有油味), 用文火慢炖一个时辰, 至山药香气扑鼻为好, 再放入盐, 趁热食之, 香糯可口,其味无穷。再蒸佛手山药面:按上述的方法将山药炖至七、八成熟后, 将山药和汤从瓦罐中倒然入锅內, 在山药上均勻地铺上油面, 然后盖紧锅盖, 烧中火蒸面。如闻到略有烧焦味时, 在面未蒸熟的情况下, 还需要采取补救措施, 撒些余汤锅内面上继续蒸( 这种补救过程又叫” 泼奔”),直到蒸好为止。蒸好的山药面, 油面油而不腻, 爽索柔软; 山药金黄, 香糯可囗, 是一地道的温补美食。
之十三:广济苕粉芋头圆
明代知名学者刘永昌在<<过马祖寺>>诗中写道:“野老能供田芋饭,山僧解种海棠花。”这一名句, 是对广济灵山僧人清贫生活和快乐心境的真实写照。
灵山寺中的僧人, 长年食素, 芋头不仅是僧人的主粮, 还可以做出多种菜谱, 其中苕粉芋头圆就是僧人和百姓餐桌乃至筵席上的一道美食。苕粉芋头圆的具体作法是: 将洗净的芋头放入窝内煮熟, 然后捞起剥去皮, 将去皮的芋头和适量的的苕粉一起捏细, 后反复擀揉, 直至不粘手为止, 再搓成条状, 搓成一个个芋圆; 芋圆搓好后, 倒入放有佐料的开水窝内煮熟, 再放入青菜叶和大蒜, 一个个煮熟浮起来的芋圆在窝内翻滚, 青菜飘动, 清香入鼻, 真让人垂涎欲滴, 吃起来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