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孝昌法院本着“抓思想、促转变、求发展”的原则,强化“三种意识”,确保审判工作服务于全县中心工作,努力在创新执法思想、拓宽工作思路上下功夫,确保法院工作能够始终服务稳定大局,服务加快发展,服务人民群众。
强化发展意识,把工作重心落实在服务大局上。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充分发挥审判的服务功能,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建设。一是增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抓审判就是抓发展的思想。要求全院干警牢固树立“人人是形象,人人是环境,案案是形象,案案时环境”的责任意识,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切实做到公正、文明、廉洁创环境,以环境促发展,努力使审判工作与全县经济工作合力、合心、合拍,为全县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坚持依法护商,竭力营造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推出便民、利民、护民措施五项承诺,要求干警在办理企业诉讼案件中,除了公正、快捷审理外,还要加强对当事人的诉讼指导、举证指导,使其能切实行使好各项诉讼权利。通过以案引商、以法护商、以情感商,增强内外地客商投资的实惠感、安全感、信任感,搭建内外商安心经营的平台。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孝昌法院在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办案过程中,不断强化内部监督,确保各类案件及时依法处理,确保每一位干警在执法过程中不违纪、不违法,不成为经济发展环境的污染者。与全县36家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包保联系服务制度,以点带面,营造一流法治环境,助推企业应对下行压力,转型升级发展。落实法院服务“两资一促”实施意见,及时为招引立项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和司法建议,防范法律风险,保障投资安全。2021年审结各类金融案件320件,涉案标的1.68亿元。近年来,孝昌法院没有发生因审理企业涉诉案件而引发的不稳定现象,达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强化为民意识,把工作效果体现在人民满意上。“形象系于公正,法威存乎民心”。近年来,孝昌法院坚持把司法为民作为检验办案效果的尺度,大力拓宽亲民之路,推广便民之举,探索利民之策,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是突出“情”字,架起与百姓的“连心桥”。强化亲民、爱民意识,教育干警换位思考,体谅群众疾苦,使干警能够时刻注意自身言行,主动拉近与群众的感情,增强司法亲和力。二是突出“快”字,打造维权“绿色通道”。大力推行案件“繁简分流”,2021年全院80%的民商事案件通过简易程序审理,其中90%的案件一次开庭结案,特别对于权力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打的案件,实现了收案便捷、审理简明、结案迅速、结果公正,减轻了当事人的讼累。目前,“简易、快捷、低成本”的民商事审判特点已在法院形成。三是突出“便”字,让当事人体验“司法温暖”,新建了宽敞的立案大厅和信访接待中心。出台了便民诉讼十项规定等便民规定,在立案环节,实行“一站式”服务和司法救助、指导举证制度,切实解决“告状难”问题,让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在审判环节,推行判前调解、判后答疑制度,让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服服气气。在执行环节,设立专门接待室,落实首接负责制,加强案件督办,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2021年共发放救助资金120万元,128名涉诉涉执特困申请人经审查批准获得了司法救助;同时还为345件案件的困难当事人实行减免诉讼费用158.8万元,使一批陷入困境的案件当事人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司法为民”的温暖,法院工作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强化调解意识,把工作目标锁定在定纷止争上。近年来,孝昌法院始终坚持把审判工作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审视定位,把定纷止争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强调解工作为突破口,切实增强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坚持“调解优先、多调少判”的原则,加大调解工作考核力度,强化干警调解意识。实行“内比外学”,每年多次召开全院干警大会,集中交流调解经验,提高干警的调解能力,全院兴起了“院里考调解、庭室抓调解、干警比调解”的浓厚氛围。工作中,法官们把握法理与情理的融合点,做到以理动人、以情感人、以法服人,促成当事人相互谅解、达成协议,化干戈为玉帛,走出了一条“调解多、判决少、效果好”的新路子。近三年来,全院民商事案件调解结案达4105件,调解率达到85.46%,所有调解案件无超审限、无申诉再审、无信访,不仅达到了化解矛盾、定纷止争、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而且全面提高了审判工作质量。同时,始终把信访维稳工作纳入全院目标管理,统一步调,做到“时限管理,责任上肩”。重大节会期间,与乡镇社区密切配合,实行全天候维稳值班制度,2021年共接访138人次,处理信访5件,建立涉诉信访档案7件,回复率达100%,向上级法院层报3件重点信访积案情况,依程序申报信访终结,采取“十进家门”等措施,对5起重点涉诉信访人进行包保稳控,实现了越级访、重复访“量减位退”,通过艰苦努力,该院所有涉诉信访历史积案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了涉诉信访总量下降,越级上访减少、新办案件上访为零的目标,率先在全市法院实现了赴省进京零上访。
(汪新元 汤梅)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