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传承红色基因 绽放老区红色法治文化新精彩
2025-04-08 08:50:41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近年来,黄冈市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认真探索弘扬红色法治文化新路径,为革命老区的法治建设贡献了司法行政力量 。
  一、探寻渊源,找准老区红色法治文化“硬基因”
  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黄冈的革命传统光辉灿烂,是我党早期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组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黄冈现有红色遗址遗迹达655处,其中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大别山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武装斗争勇打头阵,法制建设敢为人先。这里不仅诞生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奠基人——董必武,更建立了中国第一革命法庭——七里坪革命法庭,产生了我党第一位女法官——闵丹桂、“国家公诉第一人”程玉阶,珍藏着我党现存最早的法律文书---《黄安县苏维埃政府革命法庭布告》,为当时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提供了司法经验,成为中国红色法治的起点,这也是我们黄冈红色法治文化的“硬基因”。
  二、庚续薪火,燃起黄冈红色法治文化“别样红”
  (一)强化保障,筑牢红色法治文化工作基础。1.强化制度保障。我们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法治黄冈建设规划、黄冈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黄冈市“八五”普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出台《黄冈市法治文化建设行动计划》、地方性法规《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将红色文化保护深入立法、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2.强化领导保障。市领导多次强调要加强红色法治文化建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社教,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组长李初敏多次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工作调研。2023年7月,黄冈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视察“八五”普法工作,重点就法治文化阵地、红色法治文化融合、法治文化活动开展进行了督导检查。市、县两级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及成员单位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制,共同推进红色法治文化建设。3.强化人才保障。全市组建了2000多人的普法志愿者队伍,成立了由60多名“五老”组成的宣讲报告团,深入乡村、学校、机关等开展红色宣讲、法治讲座等教育实践活动。成立全市“八五”普法讲师团,发挥专家学者优势,联合开展红色法治文化理论研究;2022年底第二届“苏区法制研究论坛”暨第十二届“法治湖北论坛”召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春杨以《红安县七里坪革命法庭的法制实践》为题作主旨报告。2024年第四届“苏区法制研究论坛”论文征集活动,黄冈师范学院胡娟、瞿奴春报送的《基层民主协商绘就社会治理新“枫”景》获优秀奖。
  (二)建强阵地,立起红色法治文化有形载体。1.建设宣传教育基地。近年来,我市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董必武纪念馆、红安七里坪革命法庭旧址进行了翻修更新。今年11月,我们积极配合司法部开展红色法治文化融媒体宣传工作,在司法部官微和抖音号发布“红色法治文化的现代传承——红色法治文化在湖北”,向全国宣介了这两个基地的红色法治文化。我市还建设了如红安县亮剑广场、董必武法治广场、红安县高桥镇程河村法治公园等一大批市、县级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建设红色文化场馆。全市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各类红色司法文化场馆,如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文化馆、红安县检察院“红色检魂”宣传场馆、团风县公益诉讼宣传场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纪律教育陈列馆等。全面开放各类红色专题博物馆、纪念馆,先后有近300个省内外机关团体及大专院校、部队院校在我市红安、麻城等地挂牌建立革命传统教育联系点。3.建设法治文化示范点。我们注重在阵地建设中加入红色故事、黄冈法治人物等元素,同时选取有红色文化元素的村居建设法治文化示范点,如我市的陈潭秋故居黄州区陈策楼镇、罗田县胜利镇、红安县高桥镇、七里坪镇等乡镇有许多红色革命遗址遗迹村落都建设了法治文化示范点。我市现有16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0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26个省级法治建设示范单位,法治创建数量在全省位居前列。
  (三)促进融合,催发红色法治文化新色彩。1.做到红色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相融合。我们创新开展黄梅戏唱响“八五”普法工作,推出五部宣传视频,拍摄地点涵盖黄冈市的多处红色遗址遗迹,这五部视频被司法部等420多家新媒体、网站等平台转载宣传。全市各地各单位积极创作红色法治文化作品,如我局的原创歌曲《祥和使者-司法所长之歌》、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创编的《黄冈红色文化读本》、黄冈市公安局的原创歌曲MV《最美是你》,黄冈市中院、红安县法院创排的舞台剧《薪火》、电视剧本《第一法庭》、黄梅县检察院创排的黄梅戏节目《闪闪检徽铸忠诚》,黄冈市检察院、红安县检察院创作的法治微视频《守护》等等一系列作品,使红色法治文化更加深入人心。2.做到红色法治文化与党建、廉政文化相融合。如麻城市在辖区内沿线红色旅游公路驿站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把旅游公路沿线打造为旅游公路普法带;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馆推出我国首部沉浸式红色实景宣讲演艺《我和我的红安》;英山县黄梅戏戏剧团推出廉政法治戏剧《铁面金光悌审和珅》,弘扬“律法不能因一人而屈”的宗旨,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英山还编印了《红色英山诗词选》《英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等红廉文化书籍,系统梳理展示了英山红色法治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涵。今年6月18日,蕲春县大同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李山村组织“红色文化传承”活动,通过重走红色路、讲述红色法治故事,增强了群众对红色法治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3.做到红色法治文化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相融合。我们与黄冈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创新实施关心下一代“三五工程”,将开展红色文化和法治文化作为重要工程,积极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在全市各学校建设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中,红色元素处处可见,在潜移默化中浸润着祖国的下一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下一步,黄冈市司法局将持续在推动红色法治文化建设机制更加完善、阵地更加多元、活动更加丰富、氛围更加浓厚上下功夫,让革命老区的红色法治文化持续活起来、红起来,为黄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精神动力和法治保障!
  (董成刚,黄冈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