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法学专业双语教学问题探析
2015-07-24 01:32:54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以中南民族大学法学专业双语教学为例
  
    中南民族大学   何 平
  
    自2001年9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推行双语教学模式以来,我国高校在法学、金融、化学等专业迅速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摸索,高校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培养了一批既有专业理论基础又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然而也突出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结合从事法学专业双语教学十年来的经验,谈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法学双语教学目标和形式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同时使用两种语言——母语和第二语言(在我国主要指汉语和英语)对专业知识进行讲授,从而使学生达到理解进而掌握并熟练应用所学知识目的的课程。具体到法学双语教学,就是运用汉语和英语来讲授法律知识的教学形式。但双语教学的标准是什么,教育主管部门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据笔者统计,包括笔者所在单位在内的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对双语课程的认定一般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课堂讲授的语言为汉语和英语,且英语授课的课时应该不低于该门课程课时的50%;其二,教材为英语或双语;其三,课程的考核形式是汉语和英语出题,其中以英语作答的试题要占到试题分值的50%以上。
    上述标准涉及到双语教学的使用语言、教材和考核办法,对于双语教学的具体形式有明确的塑形和导向作用,但是,切实应用在教学实践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一是将法学双语课程简单处理为法学翻译课程,二是机械地使用比例,不顾及学生的接受情况。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情况都有悖于双语教学设置语言使用比例的初衷。用量化的标准来解决双语课程中英语和汉语的使用比例问题,并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有一定合理性,但在实际运用时必须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双语课程的目标是以英语作为介质传授法学知识。法学双语课程属于法学专业课程的一种,区别于法律英语课程,前者目的是教授法学理论知识,英语是作为获取专业知识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后者则侧重于法律语言的学习,英语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其二,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法学双语教学,作为高级学习阶段的一种教学方式,面对的是专业功底和语言能力都参差不齐的学习者,尤其是民族地方高校的学生,总体来说英语水平较低,大多是“哑巴英语”,缺乏自由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对于双语课程,学生一方面要应付西方法学陌生的规则和深奥的原理,另一方面还要克服语言障碍,普遍存在畏难心理。
    切实的做法是,教师应尽可能营造英语思维的环境,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和表达,但涉及到法学基本原理或概念等抽象性较强的内容,则尽量用中文来表达和解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讲授进度划分阶段,由以中文为主的简单渗透层次向交替使用中英文的高级整合层次逐步过渡,循序渐进,并且以单词量、简单句型的掌握、英语思维习惯的逐步培养作为夯实每个学习阶段的基石。
  
    二、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
  
    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息息相关、相辅相成。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对教材选择的难易程度有决定作用,反之,合适的教材也能提升教学效果,进一步验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法学作为一门科学,受制于一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各国的法学理论既有共性也有特性。不是所有的法学课程都适合开展双语教学。教育部明文规定的法学基础类课程,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宪法、法理学、民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无论从制度内容还是逻辑结构,都与英美法律大相径庭。如果将这些课程作为双语授课的对象,一来不容易找到原版的英文教材,必须组织教师自己翻译,翻译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得不偿失;二来双语教学只会使学生混淆概念,徒增学习压力。
    法学双语教学应当定位于非法学基础类课程的学习,并且优先选择中外理论相近或国际事务联系密切的课程,如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WTO规则、国际知识产权法、海商法等。这些课程大多与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相关,外文原版材料丰富,有利于学生掌握第一手的专业资料,所以是双语课程的首选。其次,直接传授西方法律思想的课程如西方法律思想史、罗马法等也适合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从阅读原汁原味的法律著作中汲取养分。另外,有必要借鉴国外立法和司法经验的课程,如合同法、侵权法等也可以开设双语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课程应该建立在相应的中文课程已经讲授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既有的知识框架下做比较研究。
    教材问题一直是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虽然引进原版教材可以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学习资料,但缺乏对中国问题的系统论述,因此引进原版教材有利有弊,应该慎重。更好的做法是组织教师自己编写教材,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以中南民族大学法学专业为例,双语教学已经开展了十年,开设科目只限定在非法学基础类课程。根据师资情况,已开设的双语课有英美合同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等,均只面向高年级学生,且必须以选修了相关中文法学课程,成绩合格为前提条件。在教材选择上,多是以外文原版教材为基础,通过节选和编辑,制作成课件,发给学生。以笔者讲授的英美合同法为例,笔者采用的是美国“常青藤”高校如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通行使用的全英文教材,由于书本过厚,达700多页,学生阅读和理解有难度。于是,笔者选取其中能够与中国合同法形成对比的部分制度和代表性案例,以简短的英文,按照符合中国读者阅读习惯的方式重新进行编排,在学期初期以课件形式发放给学生阅读,作为学生预习、复习的素材。
  
    三、师资培训
  
    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当既懂专业,又能自如地使用英语交流。目前,我国高校里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可谓凤毛麟角。具体到法学双语教学领域,有些教师虽然外语好,但不懂法律。有些教师懂法律,但不能用英语自如地表达。各高校解决师资问题的主要渠道有人才引进、国内培训、国外培训等。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主要通过培训方式来解决双语师资问题,并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对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做了适当调整。2005年至2008年,培训方式主要是聘请美国高校的教师来学校,为双语教学的老师开展为期八周的课程。但囿于培训时间短,教师交流不充分,所以该培训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于是改为资助双语教师出国受训。2009年至2014年已经连续举办五界,培训时间由最初的一个月调整为一个学期,选拔方式也由最初的自愿报名制变为现在的考试选拔制,并且加强了对双语课堂的考核管理,淘汰了一批不合格的双语教师,保证了双语教学的质量。
  
    四、学生的兴趣引导
  
    笔者曾经对所在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对双语课程的兴趣做过问卷调查。法学专业60%的学生表示对用英语讲授法律的课程没有兴趣,其中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的英语没有信心。从对报名选择双语课程的学生的调查来看,40%学生是为拿学分而来,40%学生是为提高英语技能,20%是为了解国外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总体而言,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有待激发和引导。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帮助学生认准双语教学的定位,认清双语课程的价值,激发参与双语教学的主动性。二是以学生为中心,有效设置法学双语课堂模式。法学双语教学应改变一直以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为保证教学效果,双语教学课堂应实行小班教学,以30—40人为宜。以小组的形式多开展案例讨论。教师需要在和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课程主题中的问题,同时主动表现出各自现有的法律知识和语言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查阅、收集、整理资料,在协作过程中形成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课堂外的辅助条件
  
    教学目的不能仅靠课堂讲授来实现,还需课堂外条件的辅助,双语教学亦是如此。法学双语教学侧重的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英语技能的提升,光靠课堂内45分钟的讲授,是不足以实现目标的。学校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英语互动环境。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会议,定期举办小型的法律专题双语讨论会,利用留学生资源举办交流活动等。还有一项工作对学生法律英语学习很有帮助但往往容易被教师忽略掉——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对于法学双语课程来说,阅读法律英文原著很有必要,只有浸润在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中,才能真正领略西方法律文化的精髓。但是,由于高校对教学的考评一般实行学生评教制。排名靠前的往往是过关轻松的老师,排名靠后的常常是考试严格、任务布置重的老师。因此,布置阅读任务在一些教师看来成了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不仅会加重学生课业,惹来学生差评,还给自己增添批改的麻烦,于是弃之不用。殊不知法学双语教学只是为学生打开国际视野开启了一扇门,真正要在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的道路上走下去,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学习能力,而大量阅读经典著作包括英文原著必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法。

(来源:《楚天法治》2015年第02期)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