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准确把握新时期党委政法委职能定位
2015-07-24 01:32:51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体会
  
    荆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施 政
  
    依法治国史无前例地被党的全会作为主题来研究部署,体现着党和国家法治建设水平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指出:“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必须长期坚持”。这标志着党委政法委的废存之争已经尘埃落定。然而,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特别是法检人财物事上收省级统一管理后,党委政法委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职能和地位如何?政法委到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都是必须面对、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作为“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职能部门”的各级政法委,是党委的参谋和助手,肩负着把握政治方向、统筹法治建设、推进综治维稳的“三治”责任。
  
    把握政治方向:统一思想行动、当好参谋助手
  
    政法工作首先姓“政”。党委政法委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党委的参谋和助手。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突出政治性、把好政治方向应该是政法委工作的根本逻辑起点。一要统一思想行动。不断强化政法战线党的建设,党委政法委责无旁贷。其首要任务就是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统一政法队伍的思想和行动。通过经常向党委常委会请示汇报,召开党委政法工作会议、政法委委员会、政法委书记会等形式传达上级党的精神和指示,分析形势,提出建议,使各级党委领导及时明确了解党中央和上级党委有关政法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指示精神。根据党委的要求部署,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加强调查研究,善于从政策和工作实际中找思路、把思路变方案、方案变行动,确保党的主张在政法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确保政法工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配合党的全面工作、中心工作稳步推进。作出了部署以后,还要督促检查,抓好落实。二要维护政治稳定。维护稳定是全党全社会的刚性任务,而党委政法委对整个维护稳定工作担负着组织、协调、指导的第一责任。要协助党委组织、协调、指导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分工合作,齐心协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要强化底线思维、问题导向、责任担当,全力防范颜色革命,强力推进防范和处理“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及反恐工作,维护重要时间节点和时段的稳定,继续做好信息情报、维稳处突、舆情引导等,不断健全、完善、落实重大决策、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竭尽全力坚决防止发生危害稳定和发展及有影响的刑事大案件、治安大事件、安全大事故、集体大非访、队伍大丑恶、舆情大炒作这“六大”问题。三要勇担政治责任。政法机关是党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党委政法委是领导和管理“刀把子”的职能部门,当好党和人民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重任在肩,不容懈怠。党委政法委对政法工作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背景要十分清醒,政治立场、政治方向要明确坚定,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对错误思潮、行为要敢于亮剑、坚决斗争,在政治风浪中做好压舱石、在政治挑衅面前不做骑墙派;善于把握“关键的具体”,关键时刻要敢于担责担难担险,坚决完成党交给的重要任务,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用得上、拉得出、打得赢。
  
    统筹法治建设:维护公平正义、提升法治水平
  
    法治建设是政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党委政法委的重要职能。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很多地方均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其办公室不少也设在党委政法委。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180多项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中,与政法部门有关的就达到70多项,党委政法委理应做法治建设的排头兵。一要统筹法治建设。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牵涉到改革的方方面面,作为代表党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政法委担当起统筹法治建设的任务义不容辞。二要促进司法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本来就是由中央政法委具体谋划下实施的。政法委要加强领导,加强对司法体制改革的宏观思考和设计,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抓好推进和落实工作,着力在体制机制层面解决影响执法司法的突出问题,提高司法公信力,让司法真正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对于四中全会部署、涉及政法系统的改革措施,结合地方实际,逐一分解、逐层落实,认真做好清厘、立项、分解、落实等各项工作,实现重点任务项目化、项目推进责任化。三要打造过硬队伍。做好政法工作、推进法治建设,最根本的在于建设一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有坚强战斗力的政法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原则、管干部。党委政法委应当经常分析解决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战斗力的方针政策及具体措施,协助党委及组织部门考察、管理政法领导干部,更好地实现管人与管事相辅相成,为做好政法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在坚持提升政治素养的同时,要加强政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增强政法干警的业务理论能力、执法办案能力、服务群众能力,不断提升政法队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确保“追得上、打得赢、写得清、说得过、判得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从制度上规范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与律师的关系,保障律师依法行使执业权利,同时要扎紧律师管理制度的笼子,对违法违规执业的进行严格惩戒。四要督促依法履职。要按照依法监督、集体监督、事后监督的要求,不断规范执法监督,促进政法各单位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党委政法委要大力支持政法部门依照宪法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要做守法的模范,牢固树立规则意识、程序意识、权力制约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谋划政法工作,善于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难题。同时,要对政法部门实行严格监督,敢抓敢管、会抓会管、善抓善管,及时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今后,党委政法委尤其是县级党委政法委对个案应尽量少协调,即使确需协调的,政法委也不得提出定性的具体意见和是否采取强制措施、刑期如何确定等理应由政法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作出的结论。五要提升全民意识。积极做好“国家宪法日”、“法制宣传日(月)”等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丰富健康有益的法制文化活动,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积极组织开展服务企业发展“六大行动”,开通“法律服务直通车”,企业“法律体检”,让群众把枯燥单调的法律条文读得懂、看得见、用得好,坚持法治惠民,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司法救助。
  
    深化综治维稳:推进平安建设 提升“一感两度”
  
    平安是公民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平安建设是政法机关三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政法委要充分发挥综治的统筹协调作用。一要压实责任,动员各方力量。综治平安建设不能孤军作战,必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合力。政法委与其合署办公的综治办及维稳办、防范和处理邪教办在党委的领导支持下,要紧紧围绕平安建设的目标要求,组织发动全党全社会的力量,采用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多种综合手段,形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铜墙铁壁。二要做实防控,确保公共安全。坚持传统作法与科技手段、专项整治与基础工作、严厉打击与严密防范、网上治理与网下管理相结合,加快建立全面设防、高度协同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三要抓实重点,突出严打整治。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侵财性、多发性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落实治安重点地区、重点路段、重点场所、重点单位,强化责任措施,持续不断地开展整治,坚决防止形成气候,坚决防止出现反弹。四要夯实基础,提升整体水平。创新社会治理,强力推进城乡网格化建设,做到好用、实用、会用,有效发挥作用。积极推广特殊人群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继续深化“三调对接”,完善专业和行业调解工作,切实解决“法院管不着、村(居)管不了、部门管不好”的矛盾纠纷。

(来源:《楚天法治》2015年第02期)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