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波 郭彬)随着夏季的来临,防溺水安全教育成为老河口市李楼小学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学校结合地域特点,采取疏堵结合防范措施,积极联动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力量,并充分发挥村(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共同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4月28日老河口李楼小学联合镇人大办、平安办、法律服务中心、红庙社区等部门共同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活动中学校法治副校长廖建国进行动员讲话,他强调:“防溺水安全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生命安全,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责任。”随后,全校师生在五年级一班学生王明的带领下,庄严宣誓遵守防溺水“六不”原则,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
为了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各班还召开了以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教育班会。老师们通过播放安全教育防溺水宣传片、展示图片和进行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害以及预防的重要性。班会课上,同学们积极讨论,分享了自己对于防溺水的理解和看法,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牢记心中,并带回家中与家人分享。
在做好校内教育的同时,李楼小学还将防溺水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了校外。学校组织教师对校园周边的水域进行了全面摸排,并在危险区域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情况,学校特别成立了由村(社区)志愿者、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的防溺水安全巡查小组。巡查小组不仅在周末和节假日对重点水域进行巡逻,还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提醒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职责,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此外,学校还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签订《防溺水安全承诺书》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明确家长在防溺水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定期向家长推送防溺水安全知识和相关警示信息,提高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李楼镇红庙社区志愿者李阿姨表示:“我们社区的志愿者都非常愿意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毕竟孩子们的安全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我们会尽自己所能,守护好这些孩子们,让他们能够平安健康地成长。”
老河口市李楼小学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措施,构建起了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安全防护网络,用心呵护着每一位学生的平安健康成长。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