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被授予"湖北省中小学综合实力100强";2019年12月,被评为"湖北省智慧校园百强校";2020年12月,全市镇小五年级质量抽测中,该校数学、科学成绩居全市第一,语文居全镇第一;2021年10月22日,该校教师吴学书的文章《三尺讲台一生情》在《人民日报》刊发,受到广泛关注;2022年8月,在该校毕业的学生毛维科、周佳炀分别以675、671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山沟里飞出"金凤凰";2023年,校长张维生等教师的经验、论文被《中国教育报》采用3篇,令人刮目相看。
"小"天地做出"大"文章。或许你会问: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学缘何创出如此的奇迹?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近日,笔者通过深入红色革命老区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余川镇松山咀小学探访,近距离探寻它的锦囊秘笈。
"娃娃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真幸福"
古人云:"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走进革命老区武穴市北部山区的松山咀小学,目之所及是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间间教室宽敞明亮,一个个孩子精神饱满,还有那气派的学校门楼、标准化的厨房、舒适温馨的周转房、干净健康的直饮水、水冲式的学生厕所......扑面而来的是:宽阔的操场上是孩子们活泼跃动的身影;整洁的教室里是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和开心的欢笑声。迎面遇到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他们主动热情招呼着"老师好""叔叔阿姨好",到处是一派文明、温馨与和谐的景象。新时代美丽乡村学校的新气象扑面而来,令人陶醉。真不敢相信,在边远山区,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最甜的笑容在学校,这样的"教育梦"在松山咀小学已成为现实。
"几年前,学校面貌可不是现在的这番景象。"该校校长张维生说,"那时学校教室、宿舍、厨房、建筑大都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侵袭,破烂不堪,缺门少窗,成为危房,每逢暴风骤雨,学校便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教师上课提心吊胆,家长在家忧心如焚。"
"好在松山咀小学先后被列入国家'校舍改造工程''改簿项目',国家先后投入1100多万元,为学校持续性'造血输血'让学校'旧貌换新颜'。如今,教学楼、食堂等生活设施及微机室、实验室、舞蹈室、音乐室、电子白板等设备一应俱全。以前连做梦都想不到的网络远程教室,如今也实现了。'好学校'办在了百姓家门口。"张校长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松山咀小学校容校貌"脱胎换骨",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满足了山区百姓对呼唤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学校整体办学品位大幅提升。看到崭新的校舍,美丽的校园,牢固的教室,山区群众感受到教育的日新月异,滋润着2010名学生的心田,孩子们一个个都露出了鲜花般灿烂的笑脸。一位刘姓的学生家长感叹道:"现在乡村学校的校园环境,硬件设施并不比城里的差。俺们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真幸福啊!"
"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是我们的由衷愿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松山咀小学地处大别山南麓,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艰苦边远的山区条件,磨练了教师执着坚守永不悔的坚强意志和责任担当。
近年来,该校涌现出一大批热爱农村,爱岗敬业,扎根余川这片红色热土的教师群体,深受家长信赖。择一事,终一生。40多年来,吴学书先后6次放弃招工招干和有"捞头"的差事,坚定了做一辈子乡村教师的信念。他甘于清贫、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中成绩突出,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在他的影响下,教师们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无怨无悔地扎根在条件艰苦的乡村学校。文雅、恬美、善良的女教师贺玲霞,把心血全部倾注在山村的孩子们身上,成了留守儿童口中亲切的、最爱的"贺妈妈"。班上有一名叫熊路(化名)的学生,命运很不幸,父亲不幸早逝,妈妈精神有问题,全靠年迈的爷爷奶奶务农、打零工挣钱供她上学。看到同学们穿校服,表演节目穿新服装,她羡慕不已。细心体贴的贺老师看在眼里,立即掏钱为她订购了一套崭新的校服和少儿舞蹈服。孩子流着泪动情地说:"贺老师,您比妈妈还要亲,我永远忘不了您!"由于教书育人成效显著,贺老师先后3次被评为"武穴市优秀教师"。 性格活泼的张晓东老师,善于动脑,激情昂扬,魄力较强,特别在数学教学方面见解独特,思维敏捷,教学中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注重学生集中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深受学生的青睐。教学成绩一直在全镇名列前茅。她还擅长教学研究,多篇论文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被学校提拔为主任,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出独特的精彩。
"学校注重发挥这些典型引路和辐射功能。这些身边优秀教师的事迹教师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见效快,对教师最有说服力和吸引力,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先进,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校长张维生如是说。
"松山咀小学老师不仅有爱心有责任,而且教得好,质量高,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是我们的由衷愿望。"六年级学生家长李明满怀深情地说。
"我喜欢我的学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近年来,该校为了提高山区孩子们整体素质,投资12万元完善教育设施。把构建书香校园、诵读经典诗文、培育儒雅少年建设作为"幸福教育工程"。让每个孩子随时都可以阅读,随时随地都能闻到书香的"味道"。如今,校园里,每一处建筑、每一面墙壁仿佛都会说话,柱子上、走廊里,到处都是诗词名言,教学楼的走廊被设计成读书长廊、艺术长廊......让优美的校园净化学生的心灵,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打下快乐的根基。同时,该校用"双减"为乡村孩子铺设"新赛道",把"课后服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抓手,配备了专、兼职音、美教师,根据校情、学生年龄层次和个性特长成立了舞蹈、歌咏、体操、书法、绘画、莲响、地方戏等 10多个艺术兴趣小组,100%的学生参加了各自喜爱的课后服务活动,山娃娃乐翻了"天",每一张笑脸都美艳动人。每天最后一节课后服务课,你会目睹这样一幅精彩的画面:操场上,腰鼓队鼓乐声喧、舞蹈队翩翩起舞、体操队训练正酣、歌咏队引吭高歌。教室里,书法组在挥豪泼墨,美术组在临摹绘画,莲响组在顿足踏地......缤纷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了山区孩子的观察力、感知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耳聪目明",迸发出创造的火花。现在该校涌现了一大批"小歌手"、"小导演"、"小技师"、"小画家"、"小巧手"、"小能人"。学校 22个文艺节目,46件书法、绘画等作品在黄冈市、武穴市美育节等活动中荣获一、二、三等奖。为当地培养了一千多名会画画、能歌舞、懂制作的艺术人才。这些,不仅充实着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成为孩子们打开新世界大门放飞梦想的大舞台。
"这些活动,使孩子们的实践空间得到拓宽,思想情操得到陶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起来更有劲儿了。孩子们正在意气风发地走向未来。"校长张维生满怀信心地说。
现在该校学生人数由过去的540人增加到现在2010人。过去几年外出择校的学生陆续"回流",同时,还吸引了周边学生就读。
"在这里学习,既让我感受到了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心里充满温暖,又让我感到幸福快乐,我喜欢我的学校。"学生周润满满的幸福感。
(胡鹏 陈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