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记者 程勇 陈群安
黄石市铁山区因铁矿资源丰富而得名。而如今,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铁山区面临着经济转型。2009年,作为湖北省改革试点,铁山区率先撤街办并社区,由1个镇两个办事处改变成14个社区。铁山区人民法院结合辖区经济社会转型实际,不断加强和改进诉调对接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诉矛盾纠纷。
解群众之所忧
铁山法院深化关口前移,选建了一支由社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社区民警和法官五类主体组成的社区司法队伍沉入社区开展工作。将社区人民调解员了解乡情民意、熟悉案情、善于做调解工作和法官法律知识专业、综合协调能力强的特点充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司法引导与社区自治相结合、司法职能与社会责任共承担的社会治理创新机制,使更多的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2013年5月8日,曹家林社区83岁的曾某将其儿子诉至法院,要求其子为他雇请保姆。立案庭庭长潘希文感到案情特殊,当即通知社区驻点法官洪连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详细了解案情。原来,曾某退休后,退休工资交由儿子管理。曾某老伴去世多年,生活上孤独无助,想找一个保姆照顾起居生活。但其儿子儿媳妇认为将父亲交由保姆照顾不放心,双方产生了矛盾纠纷。针对这一情况,洪连与社区网格员及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黄秋菊一起采取背靠背的办法,分别进行调解疏导,最终达成协议:由社区帮忙找保姆,酬金由其儿子承担,曾某的生活、医疗等费用仍由其负责。
曾某深有感触地说:“法官走进了我的内心,解开了我多年的心结,还是他们懂得我。”
帮社区之所需
1993年,陆庆生以其妻子钱珍名义,向铁山区龙衢湾社区交纳开矿集资款2万元,但因多种原因,该矿被关停,村委会无力偿还陆庆生债务。陆庆生一怒之下,将村委会一辆四门六座货车强行扣押,同时还多次锁住村委会大门。当地村委会调解组织一直努力做调解工作,纠纷始终没有解决。为之头痛不已的调解主任主动与驻点法官联系。
今年1月,在法官和社区民警的共同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终于达成调解协议。“真的要感谢法院,要不是法官多次主动来社区沟通协调,真不知道这个让我们社区头疼多年的纠纷什么时候能平息。”龙衢湾社区陆龙凯告诉记者。
铁山法院把派出所、司法所、居委会、人民调解等基层组织协调并联起来,充分发挥调解网络立体化解矛盾优势。开展和谐共建活动,发挥化解矛盾的整体功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应社会之所呼
2013年8月4日上午,铁山法院党组成员、社区司法工作分管领导潘谦携新村社区驻点法官徐昊来到新村社区居委会,从相邻通行、相邻用水、土地、赡养、离婚等社区存在的典型纠纷进行法律方面讲解、宣传。
2012年以来,铁山法院扩大人民陪审员队伍的覆盖范围,为全区14个社区及6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都配备了一名人民陪审员,在湖北省率先实现每个社区都配备一名陪审员。
据统计,铁山法院开展前移关口化解矛盾纠纷以来,涉及民事纠纷和影响基层稳定因素连年减少,民事案件数量明显下降,铁山区社会安全感和群众治安满意度测评始终保持全市第一。
铁山区委书记胡楚平谈到该区法院开展社区司法工作时说:“法院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要求,通过社区司法工作开展,在深入群众中增强司法的亲和力;在服务群众中提高司法的执行力;在依靠群众中激发司法的创造力;在教育群众中彰显司法的感召力,是“枫桥经验”在铁山发扬光大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