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城区凤凰街道南塔社区这片充满烟火气息的土地上,有一道亮丽而温暖的风景线--那就是被居民们交口称赞的"敲门嫂"队伍。面对老旧社区治理的诸多难题,社区妇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一支由平凡女性组成的"敲门嫂"志愿队应运而生。她们的平均年龄高达68岁,但年龄并未削减她们服务社区的热情与决心。
每日傍晚,那一声声轻轻的敲门声,宛如春日里的微风,温柔地拂过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对于78岁的独居老人张桂兰而言,这敲门声是她生活中最安心的旋律。去年那个寒冷的冬天,低血糖突然晕倒的她,在危急关头,因"敲门嫂"李秀英的及时发现和负责照料,得以转危为安。如今,张奶奶毫不犹豫地将自家钥匙托付给"敲门嫂"保管,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无疑是对"敲门嫂"们无私奉献的最高褒奖。
"敲门嫂"这一身份,不仅意味着志愿服务,更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关爱。她们是瘫痪居民的贴心代购员,为其购买急需的药品;她们是留守儿童的温暖守护者,为孩子们送去充满关爱的学习用品;她们是独居和高龄老人的知心伙伴,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时刻提醒用电安全。这个"流动移动服务站"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成为了社区内一道独特而感人的风景。还记得那个暴雨倾盆的日子,"敲门嫂"们蹚水送餐的身影被居民用手机记录下来,并在居民群中广泛传播,无数人被她们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从最初的寥寥3人发展到如今的30余人,"敲门嫂"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她们用"晨昏定省"式的走访,敲开了近600户居民的家门,累计发现并解决隐患217起。她们的每一次付出、每一份坚持,都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让这个老旧社区充满了温情与和谐。
社区党委书记、妇联主席感慨地说:"哪有什么魔法,不过是把妇联'娘家人'的招牌,化成了日复一日的坚持。"居民们塞来的热包子、老人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脸、那一个个充满感激的拥抱,都是这份邻里温情最生动、最美好的见证。
在党建的引领下,"敲门嫂"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妇女力量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她们用爱与责任,让老旧社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书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邻里和谐之歌。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