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蕲春县司法局株林司法所与刘河司法所通过跨区域联动调解,成功化解一起因学生就学租房引发的经济纠纷,为刑满释放人员张某及其女儿争取到合理权益,退还租金14000元,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为民担当。
租房易、退租难,单亲家庭陷困境
张某自刑满释放后,一直努力重建生活。其女儿于2024年9月考入刘河三中就读高一,为方便上学,张某决定在刘河镇锦绣新城租房。因女儿年仅16岁,遂以张某名义签订三年租赁合同,一次性支付租金23500元及押金1000元,费用均由张某姐姐借款筹措。
2025年1月,张某女儿因学校提供住宿,决定退租以减轻经济压力。然而,房东以"合同未到期""一次性付清无退款条款"为由拒绝退还剩余租金。张某多次协商无果,于2025年2月27日向株林镇司法所求助。
情、理、法并重,巧破僵局
株林司法所受理后,迅速联合刘河司法所成立调解专班。调解员深入调查,迅速抓住纠纷关键:张某系刑满释放人员,经济困难且社会关系薄弱,其女儿教育问题关乎家庭未来;而房东坚持合同效力,担忧随意退租引发不良示范。
面对两难,调解员采取"背对背沟通+面对面协商"模式:一方面,向房东释明《民法典》中关于公平原则及情势变更的适用情形,引导其考虑张某特殊处境;另一方面,劝导张某体谅房东损失,合理承担已居住期间费用。经多轮磋商,双方于2025年3月12日达成协议:房东退还14000元,张某承担2024年8月31日至2025年3月底租金,押金1000元抵作房屋维护费用。守护希望
修复信任、守护希望
"这笔退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让我感受到社会的包容!"张某对调解结果连声道谢。纠纷的成功化解,不仅维护了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更避免了矛盾升级,为刑释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注入信心。
蕲春县司法局人民调解员表示:"基层调解既要坚守法律底线,也需传递司法温度。本案中,我们聚焦'护学'核心,平衡双方利益,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目前,经济纠纷已顺利化解,张某女儿得以安心求学,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小案连民心,司法显担当
一桩"小纠纷",折射基层治理"大课题"。株林、刘河两所跨域协作,以柔性调解弥合分歧,既捍卫了契约精神,又纾解了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鲜活范本。司法为民,正体现在这般"枝叶关情"的细节之中。
蕲春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满意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持续发挥职能优势,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让法治温度真正可感可及。"
(陈明喜 王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