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回望2024年,公安县司法局在公安县委、公安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荆州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扎实开展,法治保障能力有效提升,重点人员管控规范有序,法律服务质效明显优化,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纵深推进依法行政 推动法治建设提质增效
深入推进法治建设。5月20日,召开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暨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会议,审议通过《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2024年公安县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县教育局、市场监管局、麻豪口镇、狮子口镇主要负责人分别就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作了述职报告。公安县被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评为2023年度法治建设绩效考核优秀县。11月27日至11月29日,县委依法治县办联合县人大、政协、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组成三个督察小组深入3个乡镇,10个县直单位开展了公安县2024年度法治建设工作实地督察。
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严格按照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审查政府文件59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44件,合同、协议审查29件,在规定时间内审结率100%。
扎实开展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出台《关于建立联动机制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工作办法(试行)》,设立行政争议调解工作室,建立“行政复议+法律援助”衔接机制。今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20件,其中案前化解14件,不予受理28件,受理78件,办理完结61件。
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组织开展全县综合执法人员专题培训考试,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探索推动“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执法新模式,积极推行柔性执法。制发《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建议书》70份,案卷评查49份,事前监督审查21份。
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着力防范化解安全稳定风险
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制定《公安县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两年(2025—2026年)提升方案》,逐步改善司法所软硬件设施,加快促进基层司法所业务用房实现提档升级。从局机关和新招录的公务员中选派工作人员到司法所任职,进一步充实基层一线力量,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和法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严格落实特殊人群管理。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创新运行机制,坚持统一调查评估、统一宣告、统一信息录入、统一考核、统一工作标准、统一经费保障“六统一”模式,持续推进智慧矫正规范化建设,实现基本信息网上录入,执法审批网上办理,档案查询、定位监控、日常记载、在线学习等日常监管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强力推进安置帮教档案规范化,压实安置帮教对象服务管理责任,坚持常态化与关键节点走访,做好法治宣传,增强安置帮教对象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做好“两类人员”暖心帮扶。对就业有难度、身体有重病、生活有困难的“两类人员”,推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性救助等工作,为6名刑释人员申请解决一次性临时救助资金。春节前,对“两类人员”中的特困群体进行走访慰问。
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扎实推进“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立足防范、排查、化解三个环节,通过强化宣传教育、走访排查、稳控化解、跟踪回访四个举措,最大限度地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2024年全县各级调委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483次,受理人民调解案件2172件。
优化法律服务供给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按镇所结对、包镇挂村、覆盖城乡、服务到点的总体思路,落实“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到全县314个村(居),持续服务乡村振兴。
主动下沉服务。将法治宣传融入“文明新风进万家”文艺演出、乡村篮球赛等文体活动中,让法治宣传接地气、聚人气。法律服务志愿队开展“法律多进”宣传活动23场次,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信息200条,制作《与法同行 不负韶华》法治宣传片1部。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深入推进法治副校长工作,挑选74名公检法司优秀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讲,法治一堂课”法治教育宣传活动40场次。
推动法律援助惠民生工程。优化审批办案流程,实行“一免一简三快”工作制度(免于经济状况核查,简化工作程序,快速受理、快速指派、快速办结),努力实现“应援尽援”。全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事项273件。
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开展8·26律师免费咨询日活动,组织律师深入118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书或解决方案26件,排查各类法律风险53条,帮助企业有效疏通法治堵点。
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新的一年,公安县司法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在锻造新时代司法铁军、加快建设法制事务中心、探索推行基层司法所区域协作机制、打造公安特色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乘势而上、一往无前,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行政力量、展现司法行政担当。
(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