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老河口市司法局创新智能化监管、精细化帮扶助推社区矫正工作提质增效
2024-12-18 16:02:56 来源: 点击: 0
       近年来,老河口市司法局聚焦智能化监管、精细化帮扶,将社区矫正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突破口,以强机制、夯基础、重规范为抓手,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全面提升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机制引领,科技赋能
       实现日常监管精准化

       老河口市依法成立了市、乡镇(街道)两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建立了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各部门相互衔接配合,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组织实施的社区矫正工作运行机制,组织领导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司法局按照司法部《社区矫正中心建设规范》标准,高标准建立老河口市社区矫正中心,指导开展社区矫正日常工作。2024年3月15日、7月10日,老河口市社区矫正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德富同志分别主持召开了两次全市社区矫正委员会会议,部署全市社区矫正工作,研究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遇到的矛盾纠纷以及重点、难点问题,确保了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安全稳定。


       一是实行智能化监管。司法局利用“智慧矫正”管理系统APP签到、“雪亮工程”、襄阳市移动定位平台、微信报告、水印相机打卡等形式,对社区矫正对象时时点验、远程监控,实现轨迹化、可视化、常态化监督管理。强化抽查核查,做到“日听其声、日见其行”。元至11月,全市共开展信息化核查56100余人次,对社区矫正对象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动向准。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性格特点、犯罪原因、犯罪类型、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将其分为严管、普管和宽管三个管理类别,实行分类管理,为每位社区矫正对象成立了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村(社区)及所在单位工作人员、片警、志愿者、邻居、亲属等组成的矫正小组,并制定了针对性的个案矫正方案,进行靶向矫正。目前,在册的188名社区矫正对象已经逐一规范建立了矫正小组。
       二是开展常态化排查。司法局制定了《全市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方案》,组织全市10个司法所每月开展常态化的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排查,全面了解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日常表现、思想状态、工作和生活状况等,重点排查社区矫正对象是否存在生活失意、心理失衡、行为失常、有极端言行倾向、思想情绪波动大、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涉邪教、重新犯罪风险高等情况。元至11月,共开展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排查11次,排查走访1870余人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件,其中物业纠纷1件,邻里纠纷2件,家庭矛盾纠纷2件,司法所工作人员及时协同基层调解组织进行了化解,并定期进行了回访,全面消除了矛盾隐患。

       科学谋划,因时施教
       实现教育学习多元化

       一是科学制定教育计划。司法局根据上级工作要求,结合本市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2024年老河口市社区矫正对象集体教育计划》,细化了每月的教育内容,开展入矫教育、常规教育和解矫教育,实行分阶段教育。同时,创新线上线下教育模式。线上,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守界者”手机APP提供的教育学习视频进行常态化自主学习。线下,全市10个司法所以“中华魂”主题教育为主线,根据全年教育计划结合工作实际每月开展点检教育、集中教育、个别教育,因人施教,并指导社区矫正对象撰写思想汇报。今年以来,共开展点检、集中教育22场次,受教育人数3740余人次,开展个别教育604人次,撰写思想汇报3740余份,做到了见其人、观其行、育其心。
       二是突出专题教育。司法局根据不同时间节点,分别开展了“‘两节、两会’、‘三八’、‘五一’、‘二十届三中全会’、‘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段专题教育;邀请检察院配合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题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题教育、“禁毒”专题教育;邀请公安机关配合开展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教育、“反邪教”专题教育。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题教育10场次,受教育人数1540余人次。





       注重关怀,纾难解困
       实现帮扶救助精细化

       司法局统筹做好人文关怀与跟踪帮扶。今年以来,该局协调民政部门为6名生活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了生活物资和临时资金救助共3万余元;协调人社局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分三期为全市有就业愿望的119名社区矫正对象分别进行了家政服务、养老护理、育婴师职业技能培训;协调市弘济医院为全市26名女性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了妇科保健知识专题讲座,并免费为其提供一次健康体检;邀请襄阳心桥、春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心理咨询专家为33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了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个案心理矫治。通过精细化的帮扶救助活动,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生活信心,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刘延斌  袁尚帅)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