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赤壁市2025年行政执法工作培训会举行,赤壁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行政庭庭长何远与各行政执法单位共话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推进法治赤壁建设注入司法力量。


会上,何远对2024年全市行政诉讼案件败诉情况作了专题通报,并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执法环节中的共性问题:
1 程序瑕疵突出
部分案件因存在未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法行为不规范、认定事实的关键证据缺失、未保障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权等程序违法导致败诉;
2 履责意识不强
个别行政机关缺乏担当意识,过度依赖法院裁判止争,不能主动协同化解行政争议;
3 应诉能力待提升
个别行政机关不能理性对待行政诉讼,存在未及时、全面举证,未充分利用庭审这一有效平台平台发现问题、切实整改、取信于民,错失化解争议良机。

针对执法短板,赤壁法院提出三项针对性建议。
深化基层治理:建议执法机关健全执法风险预警机制,对征地拆迁、市场监管、治安管理等高风险领域开展合规培训,通过“执法体检”使行政争议在诉前化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
强化复议主渠道作用:支持构建行政复议机关、行政调解组织、涉案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同向发力,协同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机制,做实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方参与、法院裁判指引,共同协力化解行政争议的赤壁模式。
做实出庭应诉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机关一把手出庭应诉制度,推行“出庭+旁听+讲评”三合一机制,实现“出庭又出声”、“应诉更应答”、“出庭促成效”。

2024年,赤壁市行政诉讼案件呈现出哪些特点?哪些执法环节最容易引发争议?何远庭长结合典型案例,将败诉原因一一拆解。
当前程序瑕疵已成为制约执法质效的突出短板——有的案件因调查取证不规范导致关键证据未被法院采信,有的因送达程序缺失致使相对人权利保障落空,还有的因超期作出决定而让行政行为效力大打折扣。
"程序合法是行政行为的生命线,每一个印章背后都连着百姓的切身利益,执法人员必须树牢'程序与实体并重'理念,真正把好执法的'证据关''程序关''法律关'。"何远庭长特别强调。
“在行政执法中,应始终贯彻包容审慎的执法原则,坚决杜绝‘小过重罚’。”针对2024年行政案件审判的整体情况以及新行政复议法施行,复议前置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的制度设计,何远庭长与行政执法人员交流了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及新行政复议法的心得体会。下一步,赤壁法院将通过行政审判,依法纠正“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等问题。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赤壁法院将以此次培训会为契机,既当好执法行为的“监督者”,更做好法治建设的“同行者”,通过司法与行政的协同发力,让每一次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为赤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邵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