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近日,公安县检察院“孱潺轻舟”未检工作室趁着无限春光,扬帆启航,为同学们送上一年一度的法治大餐。

2月21日至3月21日,该院法治宣讲团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各乡镇中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目前已在9所中、小学开展宣讲,覆盖师生1600余人。


本次法治宣讲的主要内容包括“青少年三大法律责任、反对校园欺凌、青少年毒品预防”三个方面,干警们细心科普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办理的真实案件为例引导同学们认识校园欺凌和吸毒的危害,特别强调要远离依托咪酯、美托咪酯电子烟,用互动问答、观看视频、发放宣传册和纪念品等方式增强同学们应对不法侵害的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那么,是不是每个学校的普法课都千篇一律呢?
“我们在开展宣讲之前,各小组都会联系包联乡镇中心学校的负责人,根据学校的需要适时调整课堂内容。”公安县检察院未检负责人表示,该院未检工作室每年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前,都会组织宣讲团各小组组长召开动员会,对本学期的校园普法工作做培训。

“中学、小学的学生年龄差别较大,各小组要自主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方法,针对学校的个性化要求,讲课人应重点突出某一方面的法律知识。”
除此之外,该院宣讲团内部还充分发挥老带新、传帮带作用,每年的新进人员都会被纳入各小组,每次宣讲需带新人旁听,新成员一年之内必须上台讲课。
“第一次站上讲台会发抖,因为紧张,但看着台下学生们一双双清澈的大眼睛,我瞬间充满了力量,我想讲好这堂课,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宣讲团成员小李腼腆地说道。
时至今日,“孱潺轻舟”这艘小船的力量日益壮大,从最开始的无差别普法到现在的个性化定制,从线下授课到线上演绎,从送法进校园到邀请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普法方式不断多样化,普法产品逐渐丰富,孩子们的法律意识也一天天增强。
(夏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