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跨越世纪的房屋买卖纠纷,圆满解决了!
2025-02-13 17:37:47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法官,我母亲在1997年买了一套房子,至今未办理过户登记,现在我母亲去世了,卖方也去世了,那是我母亲一生的心血,您一定得帮帮我。”电话那头传来熊某焦急的求助,电话这头荆州区法院李法官一边听着,一边皱着眉头翻阅着卷宗。
  这是一件简单的案件,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房屋买卖双方当事人均已去世,寻找继承人则至关重要。在熊某的母亲喻某买房时,卖方雷某已是耄耋之年,据熊某所述,雷某两年后因病去世只留下一子范小某,目前已70岁有余,即为本案的被告。
  “雷某的继承人确定只有一个儿子吗?”李法官再三询问原告熊某。熊某十分肯定,并且表示亲属关系证明和公证书都能印证。李法官凝重的表情在熊某肯定的话语中并未有些许舒展,反而越发忧愁。我疑惑不解。
  接过李法官手上的卷宗,看到雷某亲属关系证明上子女一栏,仅写着范小某的名字,再翻看熊某所说的公证书,上面赫然写着“我声明人范小某是范某、雷某夫妇的独子”“我是范某、雷某夫妇的唯一合法继承人”。“这不是挺简单的吗?继承人只有范小某一个,并且在立案时熊某已经提供了身份信息。”我将心中的疑惑一一述之。
  “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李法官抬起头来,眼神坚定地对我说道。原来李法官在跟熊某打电话之前,就已经跟范小某联系过,范小某电话称自己还有一个姐姐,只知道名字是“雷小某”,不知道电话住址身份证号,让我们自己去找。后来范小某的电话则是无人接听。
  时过境迁,沧海都会变成桑田。囿于旧数据的不完善、地址变更的影响、联系方式、身份证明的缺失、加上范小某的刻意隐瞒、范小某儿子的拒不配合,让每次找寻变得越发艰难。我们走过五六个社区、询问三四个派出所、查阅档案馆人口资料,最终在一个社区“一标三实”中得到了一个最具希望的地址——供销学校。
  天空下着细雨,空气中弥漫着雾气,气温很低。李法官和我踏上了寻找雷小某的路途,地图上已经导航不到供销学校的地址了,我们边走边问,最后停在了一个超市门口。一下车,我们看到了供销学校的牌匾,里面已有些破败,大院里面铺满了被雨水浸湿了黏糊糊的黄土,我们艰难且小心翼翼地踏着泥,一步比一步厚重。“已经不抱有希望了,找了这么多次了,这一定是一场空。”我心想。
  一路寻着楼栋及门牌,我们的脚步停留在一间收拾齐整的房门外,这里有人长期居住的迹象,沉重的心被清脆的门铃唤醒,屋里走出一位老奶奶。“请问您是雷小某吗?”我们试探性地问着。“是的,请问有什么事?”奶奶颤颤巍巍地站着答道。
  墙上挂着的老日历仿佛将日子翻回了从前。“这房子是我亲手修建,当初我妈妈和弟弟瞒着我卖了,我是不知道的。”奶奶佝偻着腰含泪说道:“我和弟弟之间也因此事产生嫌隙,最近很少联系,之前的种种已经过去,现在我也80多岁了,年事已高,不想掺合了,也不参加诉讼。”关门时,门轴发出悠长的吱呀声,像极了叹息。
  雷小某的话语意味着自己放弃继承权,于我们而言,案件中又一棘手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寻找的路还得继续,范小某的电话仍是无人接听。我和李法官前往范小某户籍地,上面的地址已是人去楼空;又前往范小某所在的社区询问,新的住处也是无人应答。这次我们无功而返。案件怎么办?现在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
  “发公告吧!我认为我们付出了十分的努力,可能真的找不到了。”我气馁地说道。“再试试吧,当我们付出十二分努力时再看看。”李法官回复。这个案子和其他金钱纠纷的案子不同,熊某诉请范小某作为继承人协助熊某办理案涉房屋过户登记,最好是能够找到范小某本人,这样也能保障范小某权益。
  “那再试试。”几天后,我和书记员再次前往范小某所在社区,希望通过“一标三实”查找,希望通过社区工作人员联系范小某,但均以失败告终。社区工作人员再次告诉我们那个相同的地址。努力已经付出了,眼看就要成功,我们都希望案件能够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或许真是那个地址呢?”我心想。我们见人便询问,担心年轻人居住不久、我们问长者;担心长者不了解近况、我们问年轻人。经过多方询问,我们最终在楼道中看到了范小某家的电表,找到了范小某。
  “没想到你们找到我家里来了,我母亲已去世多年,我身体也不好,我去世了你们还得找我子孙后代不成?”范小某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空气中弥漫着中药的苦涩,“已经二十多年了,熊某家在干什么?要过户去我母亲的坟头。”范小某十分不解,我们便耐心解释:“我们找您是为了保障您异议的权利,毕竟房子登记在您母亲名下,您是您母亲的继承人,若您有异议我们也会全面考量的。”经过沟通,范小某心情平复下来说道:“对房屋买卖的事情我没有异议,只要今后不要再来打扰我。”
  不便强人所难,我们告知范小某开庭时间后,案件缺席审理。在判决前为了不给后期执行带来困扰,我和李法官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询问本案若无范小某的配合判决是否能够顺利执行的问题,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案件一锤定音,判决依法送达,双方当事人未上诉,就此一场跨越世纪的房屋过户案最终得以解决。
  法律不是冰冷冷的条文,是连接过去与现在、逝者与生者的桥梁;是连接两个家庭、两代人情感的纽带。我们作为法律的践行者,只有将法律智慧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才能彰显法治的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林翠云)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