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弟”两肋插刀?这样的“义气”却让两人进了拘留所!近日,咸安浮山派出所查处的一起案件令人唏嘘:好友聚餐后醉驾酿成事故,两名为帮当事人逃避刑责,竟在警方调查时编造谎言作伪证,最终双双被拘。
一场醉驾引发的“荒诞戏码”
2024年11月6日中午,冯某与好友张某国在冯某家中聚餐,推杯换盏间,两人将“喝酒不开车”的警示抛诸脑后。酒足饭饱后,冯某心存侥幸,执意驾车外出,不料刚上路便与鲁某乘坐的车辆发生追尾事故。经咸安交警现场检测,冯某血液酒精含量远超醉驾标准,涉嫌危险驾驶罪。
面对即将到来的刑事追责,冯某慌了神。他火速联系张某国,恳求其“帮忙”:“就说我下午只喝了半瓶啤酒!”张某国虽知不妥,但碍于“兄弟情面”,硬着头皮应下。
更离谱的是,冯某竟将“战场”延伸至事故另一方——他私下找到鲁某,恳求其配合“演戏”:“你就说我撞车后从后备箱拿了瓶白酒当场喝完,假装是事故后才喝的!”为替冯某“解围”,鲁某竟应允了这一荒唐请求。
2025年4月,咸安交警大队对冯某醉驾案展开深入调查时,面对警方询问,张某国信誓旦旦:“冯某当天下午就喝了半瓶啤酒,绝对没醉!”鲁某也按事先约定说:“我亲眼看见冯某撞车后从后备箱掏出一瓶白酒,当场灌了下去!”
然而,民警通过调取监控、比对当事人行动轨迹、核查酒瓶来源等关键证据,发现两人证词漏洞百出。最终在铁证面前,张某国、鲁某承认作伪证的事实。
目前,冯某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另案处理,等待进一步司法程序;而张某国、鲁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提供虚假证言影响办案,被依法行政拘留。
警方提醒:
法律容不得“情义戏码”
1、伪证不是“帮忙”,是害人害己
一句谎言,换来的不仅是拘留处罚,更可能因“包庇罪”面临刑事追责,彻底毁掉人生征信、职业前途。
2、酒驾“零容忍”,包庇“同罪论”
酒驾危害公共安全,任何协助逃避责任的行为均属违法,亲友更应主动劝阻、举报,而非助纣为虐。
3、“真朋友”会为你踩下法律刹车
盲目讲“义气”实则是纵容犯罪!若发现身边人违法,请立即拨打110,这才是守护情谊的正确方式。
(曾燕)